春回日暖,新疆吐鲁番果农阿布都拉·阿不都热合曼熟练驾驶着开墩机,把埋在地下越冬的葡萄藤挖了出来,搭上葡萄架。这几天,伴随泥土的芬芳,吐鲁番几十万亩葡萄陆续开墩上架。
“原来开墩十几个人忙好几天,今年两台开墩机半天就完成了。”阿布都拉·阿不都热合曼忙活完跳下开墩机,满脸笑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保暖越冬,新疆葡萄种植户每年冬天都会将葡萄藤埋入地下,开春后再挖出搭上葡萄架。得益于政策支持,如今越来越多果农选择用机械方式开墩。“仅葡萄架式改造一项,我们今年就投入了2000余万元补贴支持。”吐鲁番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薛智林说,在政策资金帮扶支持下,新疆葡萄产业链持续完善升级,产值逐年上升。
3月8日,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镇,农民操作开墩机在葡萄地里作业。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视野向西,在盛产冰糖心苹果的阿克苏,果树剪枝施肥、培土覆膜等春季管理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一棵棵果树下,农业科技特派员成了农民致富好帮手。“不仅是学修剪技术,还有其他果园管理方面的问题都能请教。”苹果种植户侯佳说。
在阿克苏,依托新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建设,通过实施林果优质高效行动,当地林果品质不断提升,林果基地标准化建设持续规范。目前,林果种植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增收渠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新疆地域辽阔,林果资源丰富,葡萄、香梨、大枣、甜瓜等一大批特色优质林果产品享誉中外。开春以来,天山南北林果生产一线火热繁忙,既有政策扶持,又有科技助力,林果产业愈发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跨越天山向北,位于祖国西陲的新疆霍尔果斯,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番茄大棚内绿意盎然,硕果累累。行走在温度适宜的“植物工厂”里,一株株番茄叶面硕大鲜绿,果实鲜艳饱满,工人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分拣、包装。
行走式洒水车、遮阳系统、补光系统、加温系统……充满科技感的产业园内,植物生长所需温度、湿度都实现了精准调控。“我们产出的番茄沙瓤多汁、糖度适宜,采摘期长达9个月,亩产值40万至60万元。”产业园技术主管赵振说。
“近年来,依托政策支持、科技助力,我们积极构建农产品疆内收购和疆外销售‘两张网’,种植效益逐年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林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林星辉说。
行走在天山南北,记者感受到,作为“土特产”的新疆林果,已不再是靠天吃饭、小本经营的“土产”,也不再是只在产地才能品尝到的“特产”,正发展壮大为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甜蜜事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