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房子就被我们老百姓认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只要有片瓦遮身,就不至于没有立足之地。因此,买房一直是每一代人长大后考虑的第一件事。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房价一路飙升,尤其是一线城市或地段比较好的房子,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不过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这两年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遇到了瓶颈,房价持续下跌。但即便如此,想要买房的普通人也需要花掉家里的积蓄,并从银行借钱才能买下一套房。
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关系到自己的子女上学、结婚等一系列的事情。这就导致很多人宁愿贷款也要买房,一般买房的人都知晓,买房是需要有产权期限的。当今这个时代,产权已成为重要值得思考的问题,产权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我国有关住宅房屋的规定,房屋产权的使用年限最高为70年。对于其他用地,商业用地的最高使用年限为40年,个别商业用地最高使用年限为50年,综合用地的最高使用年限为50年。所以有很多人非常疑惑,房屋产权在70年后,房屋产权到底归谁了呢?
房产证要被淘汰?
我国是在1950年的时候颁发了第一批的房产证,而当下格式的房产证则是在1992年改变后一直应用的。房产证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没有房产证就不能进行房产的买卖、交换,不能转让、继承,也不能质押、出租等。
关键是如果没有房产证,即使房子被国家征收,或者拆迁,也没有办法进行相关补偿。一般购买现房后,在签订合同后三个月内可以办理房产证。只是根据住房贷款情况等因素,拿到房产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但房地产证在过去很难办理,有些开发商因为在建设楼盘的时候欠下许多款项未交,所以相当一部分的房产证很难办理下来。而且办理房产证也是分批次的,有些家庭可能买房后等两三年也没有获得房产证。
当下传出房产证被淘汰的消息也是真的,只是与大家理解的有偏差。买房时需要获得三份重要证件。一份是土地证,一份是房产证,一张是契税证。如今许多地方将这三者合一了,但是土地证和契税证要分开来管理。有些区域把房产证与土地证会合起来,这样一来,房产证也就顺理成章地销声匿迹。
房屋产权有期限
买房的人都知道,我们办理住房手续时需要办理两个“产权”,一个是房屋所有权,一个就是土地使用权。前者从名字上可以看出,买房后,房屋的所有权归我们自己所有。后者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只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关于土地的所有权是归国家的。所以国家在出让这块土地给我们的时候,是有期限的。总体而言,住宅用地的使用权为70年,而商业用地只有40年。
为了区分土地使用权的保有权,国家将其分为大产权和小产权。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大产权还是小产权,虽然我们有一定的使用权,但都存在“缩水”现象。“缩水”是指土地使用权年限是从国家出让给开发商时算起,而不是我们购买房屋后算起。这意味着,在我们买下这套房子时,它的土地使用年限,已经不足70年或者40年了。70年产权到期之后,入户门该何去何从呢?
房产到期之后
第一,可以继续居住。如果我们在产权到期70年后仍然想居住,可以去缴纳一笔费用,这笔费用叫续住费,续住费一般由房屋大小而定。按照我国目前标准来看,房屋续住费最贵也不会超过五位数。
事实上,大多数房屋的使用寿命为30至50年,很少有房屋能真正使用70年。所以,即使70年后,如果我们想继续住在房子里,我们也需要考虑房子是否会变成老房危房,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和其他问题。
第二,需要拆改。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长久住在自己的房屋当中数十年,但也有例外。例如,国家需要我们房屋下的这片土地进行城市开发,那么这时候就会给予我们一定的补偿,这份补偿多为房屋市价的三倍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人希望,自己的房子可以变成拆迁房,因为可以获得的补偿金数额属实不少。
另一种情况是房屋年限还没到,但周边设施老化,基础设施很难跟上。这时国家会为了我们的安全考虑,提出将房屋推倒重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拿着补偿款后,搬离原房屋,金额也足够我们再购买一套新房的。所以,在国家各种政策的保护之下,我们完全不用担心产权到期或房屋老化后无房可住。
第三种情况是产权到期后,屋主的后代或者是屋主新买了房屋,不想继续在旧房屋内居住,且没有提前一年申请续约并缴纳土地使用费。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权收回土地。不过有一个好消息是,根据房子的具体市价相关部门也会对屋主进行一定的赔偿。
收到钱后,许多人会选择买一栋新房子。所以对于70年后房子的去向,我们不必太过担心,无论后续属于哪一种情况,老百姓都不会太吃亏。现实情况是在这70年内,许多人会拥有其他的房产,极少数的人不会面临没有房子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