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佛山基层政府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更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村级工业园的升级改造中,更易于在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上形成“合力”,“因为有市场力量的支持,自下而上敢于创新,佛山的政府也更勇于向上面要试点、要政策。”
江浩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大背景下,打造“广佛极点”,佛山需要把产业做到“极致”。例如,佛山目前在泛家居产业上就做得比较成功,产业链几乎已经囊括了智能制造、智能城市等范畴。
江浩提到,从佛山的角度出发,打造“广佛极点”,佛山面临着一些短板,主要是传统产业比重大,科创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传统产业的发展更多靠‘堆头’,即生产要素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科创产业的发展模式是‘打卡’,要先有高精尖人才,人是第一要素,高素质人才到哪里,科创产业就到哪里。”他建议,佛山要出台更有魄力的举措,进一步吸引高素质人才,为科创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线见闻
“混合开发”多方获利
佛山华南汽车城改造升级,实现“城产人”高度融合
广佛交界处的海八路是很多“广佛族”认识佛山的第一站。在广州上班、佛山居住的他们,每天下班后,开车从五丫口大桥往西,看到一个硕大的“华南汽车城”标志就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佛山。
上世纪90年代,海八路叠北社区引入建设华南汽车城。经过多年发展,该地已成为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汽车品牌最集中、功能较齐全的汽车销售市场之一,仅汽车销售商户就有70余家,4S店40多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元。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华南汽车城出现服务档次不高、空间布局杂乱、土地利用价值低等问题。华南汽车城的升级改造被提上了日程。
由于历史原因,华南汽车城所属地块土地权属复杂,且改造成本颇高,如何做到多方共赢是个难题。拥有政策优势的佛山市南海区,在全国首创“混合开发”的新模式,即将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打包”一起投入市场。
相关负责人表示,所在地块出让时,国有土地将局部改为住宅,部分改为商业办公场所;集体土地则将打造以汽车产销、体验等于一体的配套综合性载体。最终,该地块升级改造成“时代汽车小镇”,融合住宅、商服、生产等功能,推动城产人的高度融合。
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改造过程中,不但周边的城市配套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的收益也上了一个台阶。
今年3月,时代中国爱车小镇项目在上述地块正式动工。“爱车小镇的改造,既留住了华南汽车城的汽配产业这个‘金蛋’,也达到了政府、村民、商户三方共赢。”项目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张闻)
城市短评
做城市“领头羊”,佛山的底气何在?
翻开中国的经济版图,佛山经济总量名列前茅。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地市级城市的“领头羊”,佛山的底气何在?
制造业的深厚积淀是佛山的“基本牌”。从陶瓷建材到卫浴家电,家喻户晓的“佛山制造”立足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正以泛家居产业为核心,打造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发挥传统制造业优势,更要找寻新的增长点。目前,佛山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实行创新驱动,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领域持续发力,闯出一条从“佛山制造”到“佛山智造”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城市升级和村镇建设是佛山的“软实力”。近年来,佛山打造了南海之眼、顺德塔等城市地标,推进村级工业园的改造,将城市更新与岭南文化相结合……现代化的大都市和“岭南文化精品之城”呼之欲出。
广佛协同发展是佛山未来发展的新机遇。2020年,佛山的GDP超过1万亿元,广州的GDP超过2.5万亿。广州和佛山城区的距离不足30公里,放眼全国,如此邻近的两座万亿级城市屈指可数,广佛协同发展将带来未来无限的想象和可能。
早在2010年,佛山和广州就实现了地铁的互通,广佛线成为国内首条跨越地级行政区的地铁线。目前,广佛之间还规划有多条轨道交通线。交通互联只是第一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框架下,佛山更重要的是要和广州经济互通、人员互通,从而实现城市群在区域层次的深融。
巩固制造业的产业基石、推进更高水平的城市升级,把握广佛同城的历史机遇,佛山未来可期。(评论员 孙梓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