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林黛玉,为何会成为网络时代的“林怼怼”?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红楼梦》自面世以来广为流传,其架构之宏大、内容之丰富,远非寻常作品可比,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


(相关资料图)

时至今日,它依然具有直抵人心的魅力。与《红楼梦》相关的热议话题不时在网上出现,有人花费心血复制书中美食,也有人对人物进行再次解读,于是,林妹妹多了一个“林怼怼”昵称。

在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詹丹看来,这恰恰说明,越是经典之作,越能在不同时代找到释放魅力的“点”。

林黛玉:网络时代的“林怼怼”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主角们光彩照人,小人物也写得活灵活现。进入网络时代,其中许多人物得到了再阐释和多角度解读。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视频截图

比较典型的就是林黛玉,她得到了一个昵称“林怼怼”,“林黛玉发疯文学”一度走红,“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很多网友乐此不疲地玩梗。

从性格来看,林黛玉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林怼怼”,早就有迹可循。在原著中,她和薛宝钗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但林黛玉不太愿意向现实妥协,有时“看破偏要说破”,不吐不快。

再加上心思比较细腻,言辞犀利,她俨然成了大观园中最会怼人的那一个。因为对送宫花的顺序不满,她怼周瑞家的,“别人不挑剩下来的,也不会给我”。

别人夸赞宝钗有心;黛玉心里不痛快,又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一时尴尬无比,只得回头装作没听见。

类似的举止,如今被许多网友解读为“真性情”。詹丹说,对《红楼梦》的重新解读一直都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梦韶将《红楼梦》改编为话剧《绛洞花主》,情节改动很大。

比方说,乌进孝到贾府来交租,面对贾珍的指责干脆打算以减租来抗争;贾宝玉出家后和贾政告别,提到“不要干涉婚姻”等等。鲁迅在《绛洞花主·小引》中如此评价《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林黛玉发疯文学”最火的时候,曾有人担心这会“玩坏经典”。但詹丹认为,越是经典之作,越能在不同时代找到释放魅力的“点”,说不定再过几年,人们又有了新的玩法。

刘姥姥:有智慧的小人物

曾有一个说法称,《红楼梦》中最有智慧的两个人,就是贾母和刘姥姥,年龄决定了两位老太太人生阅历的丰富性,性格与出身则赋予两人不用的行事方式。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视频截图

第一次来到陌生的荣国府讨生活,刘姥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言谈举止略显俗气,“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这种搞笑却并不招人讨厌。第二次来到荣国府,刘姥姥的智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他看破了贾府女眷的心思,便配合鸳鸯与凤姐的计策,不惜“扮丑”讨得众人一笑。

宴席散了以后有个小细节,很是耐人寻味。瞧着李纨与凤姐对坐吃饭,刘姥姥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寥寥数语,说的凤姐忙陪笑,鸳鸯也过来赔礼,“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

刘姥姥则很得体的回了一句,“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这几句话相当巧妙,可以看作是感叹,也可以看作是借机嘲讽贾家违背了待客之道,还让对方一点把柄都抓不到。”詹丹认为,这就说明刘姥姥是个很聪明的人。

遗憾的是,《红楼梦》未完,詹丹推测,作为结构性人物,刘姥姥原本三进荣国府也许还有另外的安排,不单单是从她的视角出发,来讲述一个家族如何由盛转衰。

“而且,从巧姐的判词《留余庆》来看,后来是刘姥姥救了巧姐。作者或许想尝试这样的结局:让刘姥姥将她带去乡下过普通人的生活,是不是也可以过得很好?而不是像现在的程高本所写的巧姐,让她被撮合给乡下大财主家做媳妇。”詹丹推测道。

哪个版本最靠谱?

不只是书中人物众多,略微一翻与“红学”相关的文章,初读者很容易各种《红楼梦》版本搞糊涂:程甲本、程乙本、庚辰本、甲戌本、乙卯本……简直五花八门。

《<红楼梦>通识》书影。中华书局出版

《红楼梦》成书后,最初以抄本形式流传。有观点认为,曹雪芹写完了全书,但流传下来的只有前八十回,早期抄本大多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清乾隆年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整理出版一百二十回活字版,从此《红楼梦》有了印刷本;之后又修订一版。为了区别,前者称“程甲本”,后者称“程乙本”。

但这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依旧有争论。詹丹说,一种说法是就是曹雪芹的原作,只不过是没有修改过的草稿;一种说法是保留了一部分残稿,大部分是别人续完的。

实际上,很多抄本在回目、字词等方面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詹丹认为,抄本中文字错误较多,有的是抄写时辨认失误,也有抄写时多抄、漏抄一类的情况。

“不同版本中,有些细微的改动很多。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有人问早饭在哪里摆,有一个版本中,贾母回了一句,‘你三妹妹那里就好’,但程本却是‘你三妹妹那里好’。”他说。

詹丹解释,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加一个“就”字,才跟当时大家正往探春院子里走的情境相吻合,也见出老祖宗说话的沉稳和精准。

脂砚斋是谁?

在《红楼梦》的文学世界里,脂砚斋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在流传于世的一些抄本中,可以看到这个人关于情节、故事走向的点评,即红学界鼎鼎大名的“脂批”。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视频截图

不过,脂砚斋的身份却是一个谜团。很多研究者认为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但也有人觉得,“脂砚斋”就是曹雪芹的化名,所谓脂批,就是一种自写自评。

詹丹倾向于认为,脂砚斋是一位与曹雪芹关系很亲密的人,原因就在于其评点处处流露出对作者以及创作内容的熟悉,包括书中人物塑造、结构安排等等,如同剧透。

“此外,畸笏叟也写了一些《红楼梦》的评语。也有人认为,他和脂砚斋是同一个人。”詹丹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从点评的语气、风格来看,这应该是两个人。”

虽然谜团尚存,但可以肯定的是,《红楼梦》在今天仍然绽放着光彩。正如詹丹所言,书中有关饮食等方面的描写,都为读者驰骋想象力提供一方天地。(完)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