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罗瑶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专访。 王牧雨 摄
中新网兰州11月29日电 (记者 丁思)“敦煌艺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宗教艺术上,还体现在东西方人们交流交往的多元性。”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罗瑶近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专访说,举办敦煌石窟艺术展,更要将敦煌壁画中的“人间万象”提炼出来,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还原其价值,立体化呈现给海内外观众。
(资料图)
敦煌石窟艺术作为世界文化瑰宝,有着千余年的历史。不同民族与多种文化在敦煌交汇、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丰润厚重的敦煌文化。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艺术最精美的石窟寺遗址,是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结晶。
2022年8月29日,“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揭幕。图为展览现场。 敦煌研究院供图
由通识展到专题展:呈现壁画里的人间百态
“敦煌艺术展览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早期国内一批年轻艺术家前来敦煌考察,对敦煌石窟壁画震撼不已,一边考察一边临摹、速写,返回后便开始办大小不一的展览。”罗瑶说,这是敦煌石窟艺术最早的展览雏形。
1948年,时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在南京首次举办大型敦煌艺术展,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也希望借此让更多人关注和保护敦煌莫高窟。1951年,在故宫午门举办展览。1955年,“敦煌展”第一次走向海外赴印度、缅甸,精选了大批壁画临摹复制品,随后还前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蒙古国等国家设展。
罗瑶说,早期的外展更侧重国家之间开展文化交流的意义,展品多为珍贵文献、壁画临摹复制品,有大幅的经变画、单体佛像菩萨、复制彩塑、洞窟照片等,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敦煌石窟艺术,知晓敦煌故事。
2022年8月23日,“敦煌:千载情缘的故事”展览在香港开幕。图为展览现场,嘉宾们一同观展。 敦煌研究院供图
20世纪80年代,敦煌学蓬勃复兴,敦煌研究院对外交流展览日渐增多,展览的主题、方式等都进行了创新。
“展览不能仅是通识展,还要有专题展览。”罗瑶说,1988年,该院探索进行大型专题性艺术展览,“中国西夏展”首次走进日本,包括西夏壁画、文献、莫高窟出土的西夏文佛经等,这是基于敦煌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印度、土耳其、蒙古国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举办过敦煌艺术展。
未来,展览将更加侧重“敦煌壁画里的人间万象”,体现人文交流的多元性。罗瑶说,展览不再只呈现菩萨、伎乐天、飞天等宗教人物画像,而更加侧重挖掘敦煌壁画中中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百态,包括他们的服饰、妆容、家具、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等,这些都是历史的真实呈现,不是画家的凭空想象。通过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跨越时空的梳理和比较,体现各民族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注重参与,拉近与观者距离
2022年8月18日,“灿烂记忆: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犍陀罗——东方文明古国冶金术展”在敦煌研究院揭幕。 敦煌研究院供图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于1994年建成,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承担着典藏研究、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导赏服务等职能。
“举办展览,并不是简单地把展品进行排列、再写上简单的文字说明。”罗瑶说,每一次展览,从展品遴选、展览内容构建、文案设计、展览的艺术形式表达等都是基于敦煌学专家的研究成果,展览是对敦煌石窟艺术的二次解读和多元阐释,更是对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解读和延伸。
不同文化的双向沟通是敦煌展览的特征,对人类文化艺术交流互通的探索也是敦煌研究院一直致力的目标。
“通过找寻敦煌壁画里的多种图案,从人们的服饰穿着、建筑、交通、使用工具等多个生活场景来呈现,让海外观众看到,虽然我们身处不同国家,但人们的生活状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罗瑶说,频赴海外的敦煌艺术展,拉近了不同文化背景国家民众间的距离,以文化为桥梁,实现民心相通。
为了更好呈现壁画中的形态,还要依靠科技要将这种“烟火气”立体还原出来。
“我们正在探索使用裸眼3D技术,实现展览的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罗瑶透露,目前,AR技术已成熟运用于线上展览中,目前已实现4个复制洞窟的VR虚拟导览;未来将探索实现裸眼3D技术,可以实现陈展内容在狭小空间呈现无限大,游客不需要佩戴眼镜,只需要手指动一动,就可以放大、缩小,或者挥手划掉,满足沉浸式观展体验。
2022年11月,正在敦煌研究院展出的“千年营造——敦煌壁画中的建筑之美”特展。 丁思 摄
从展陈到公益教育推广:线上线下讲述中国故事
复制洞窟、3D打印壁画中的模型、数字化高保真复制壁画精品……如今的敦煌文化艺术展“常展常新”,将其与当代观念和技术相结合,让观众在近距离欣赏宏状瑰丽的敦煌艺术之美,还拥有多元感知于一体的丰富体验,知其形也晓其意。
其间,敦煌研究院还将海外优秀展览引进中国巡展,或是和海外文博机构合作办展,展现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史实。该院还打破地域限制,通过网络举行的“觉色敦煌——敦煌文化艺术线上展”正在台湾高校进行公益展出。
截至2021年,由陈列中心策展的展览已经3次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的奖项。同时形成了“敦煌艺术大展”“觉色敦煌”等极具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的展览品牌,全面展示敦煌石窟文化艺术的多元价值。
罗瑶说,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巡展还以“展览+讲座+公益教育推广”的创新模式,先后开展《莫高窟人与莫高精神》《有一种精神,因敦煌而生——传承和弘扬“莫高精神”》等多场讲座,为全国各地公众深度解读敦煌文化、生动解析“莫高精神”。研发配套的《“莫高精神”——1650知多少》《九色鹿的故事》《古建新生——覆斗顶模型制作》等公益教育推广课程和活动,得到观众好评。(完)
标签: 敦煌研究院 敦煌艺术 敦煌壁画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
“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在蓉开展 展出苏轼传世真迹
(单鹏)“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29日在位于成都的四川博物院开展,共展出274件精品文物,包括苏轼真迹《潇湘竹石图》《洞庭春...
全球速读:增收不增利!海达尔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2485.24万元 同比下降1.35%
2022年11月29日,海达尔(代码:836699 NQ)发布2022年三季报业绩报告。2022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 04亿元,
回暖预期遭打破!10月笔电面板出货量创新低 机构研判低迷持续至明年Q2|行业动态
财联社11月30日讯(记者王碧微)京东方A(000725 SZ)近日预测称“四季度IT面板需求有望恢复活力”的结论恐遭打破。集邦咨询、IDC等多...
世界热资讯!长虹能源:收四川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2022年11月29日,长虹能源(836239 BJ)发布了关于公司收到四川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1、内幕交易知情人登记制度存在设计瑕疵...
今日热闻!东西问丨沈卫荣:如何理解藏传佛教中的活佛转世制度?
活佛转世制度在藏传佛教中的形成,与西藏的观音崇拜直接相关,是藏传佛教选择其宗教领袖的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方式。沈卫荣:如前所说,转...
自拍馆行业数据分析: 64.83%消费者会选择网上下单,提前打电话预约
自拍馆主要指的是专门为消费者提供自主照片拍摄服务的门店场所。与传统照相馆相比,消费者在自拍馆中无需听从摄影师指挥,可自主选择拍...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
观热点:印度尼西亚经济持续复苏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日前公布最新...
全球通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
全球百事通!“乐绘江南里——中国浙江民歌海外云展”亮相埃及
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开罗中国文...
【世界报资讯】日本调查:因物价上涨 74%的贫困家庭感到经济负担太重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支...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最资讯丨股东减持继续,若羽臣探索多元化,电商代运营盈利模式褪色
本文来源:创业圈作者:何秀兰文|...
42家房企抢一块地!杭州第四轮土拍收官战落幕,全年土地出让金下降近3成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忻奇琪“...
雷特科技北交所发行结果:网上有效申购倍数64倍 冻结资金73亿元
挖贝网11月29日消息,雷特科技(83...
上半年亏损之下,卫龙第三次冲刺港股IPO
据港交所文件显示,今年6月27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