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生赵彬宇登上列车,前往内蒙古霍林河南露天矿就业,立志为高寒地区绿色矿山建设贡献力量;
(资料图片)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实训室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李新海正在研究汽车构造。还没毕业,他就已被企业提前“锁定”;
…………
一批批学子走进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投身火热的生产生活一线。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比10年前大幅增长,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稳步提高。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其中,普通本科学校校均规模16366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校均规模18403人,高职(专科)学校校均规模9470人。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9年达到51.6%,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并且普及化水平持续提高。
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3所。
——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等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通过“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同时,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也不断提升。10年来,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牵引,共认定11761个国家级、1143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511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
形成了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的中国范式。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5万门,注册用户达3.7亿,已有超过3.3亿人次在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
——我国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
据介绍,近10年来,全国高校共增设1.7万个本科专业点,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匹配度。目前,本科专业达771种、6.2万个专业布点。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科学等新专业;服务民生建设急需,新增老年学、养老服务管理等新专业,并扩大了预防医学、护理学、家政学等专业布点规模。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不断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持续深化,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持续创新,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领跑世界。成功举办7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大赛累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75万个,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16万个。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大起来、实力强起来,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记者 金正波)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生赵彬宇登上列车,前往内蒙古霍林河南露天矿就业,立志为高寒地区绿色矿山建设贡献力量;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
环球看热讯:记者观察丨移民问题持续发酵 美墨两国恐难达共识
当地时间9日,美国总统拜登抵达墨西哥参加北美领导人峰会。与此同时,有关美墨边境移民问题的争议继续发酵。美国政府违背承诺,大规模遣...
【天天播资讯】专家下沉,关口前移,上海——社区医院成为防重症重要屏障
为做好新冠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从2022年12月中旬起,上海抽调来自28家医疗机构的132名专家,成立市级重症专家组,按16个行政区分成16个专
新华全媒+|新华社记者实地探访边境一线患者救治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边境县城医院怎样加快构筑“保健康、防重症”防线?抵边村屯卫生院室又是如何保障边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新华社...
世界观焦点:我国西部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昨天(10日),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该机组具备发电能力,向着商业运...
全球热点评!拜登对于在其旧办公室发现机密文件表示“惊讶”
当地时间1月10日,据美联社报道,在北美领导人峰会的记者发布会上,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当得知他的律师在他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一处旧办公发...
世界视讯!湖南省积极探索中非合作新窗口 多领域发力助推湘企“走出去”
近日,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
环球简讯:巴西2022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5.79%
巴西地理统计局10日发布的最新报告...
每日动态!津巴布韦2022年黄金产量创新高
据津巴布韦《先驱报》10日报道,由...
世界今亮点!德国储能协会预计德国储气设施到冬末将得到充分填充
德国储能协会10日表示,在“正常”...
广西贵港市富硒小龙虾啤酒美食节暨大藤峡·桂澳风情街迎新暖街活动在桂平举办
近日,广西贵港市富硒小龙虾啤酒美...
通讯:走出去 搞创新——中企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寻求突破
“受益于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产...
短讯!宝马表示将继续深化对华合作
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
最新:规上轻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4%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近日公布我国轻...
全球热资讯!外媒:“中国经济有望一枝独秀”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北京将为居...
中国信通院发布“ICT十大趋势”: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
短讯!农行新疆分行创新“融资+融智”服务实体经济
2022年农行新疆分分实现投行业...
快资讯丨重庆推进新建5G基站共建共享
从重庆市通信管理局获悉,日前,...
天天要闻:外媒述评:中国全面开放正面效应利好世界
当中国1月8日开放边境时,恢复商业...
快报:美媒报道:中国游客期待再次体验世界
中国游客期待在新的一年中再次体验...
当前热讯:外媒述评:中国有序放开便利中外往来
中国政府8日解除了此前为防控疫情...
高金华正式就任东盟秘书长
东盟秘书处当地时间1月10日宣布,...
焦点信息:消息人士:拜登“遗留”机密文件中包括乌克兰相关情报
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据美国有线...
天天新资讯:【国际漫评】“美国得高兴坏了”
日本自民党前总裁河野洋平近日在接...
快资讯丨乌克兰外长称德国将提供“豹”式坦克
据乌克兰自由电视台报道,德国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