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2022年夏粮和早籼稻旺季收购圆满收官,秋粮旺季收购平稳有序,预计全年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8000亿斤左右,与近年来平均水平相当。
当前,秋粮收购处于高峰期,进展总体平稳有序。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2324亿斤,同比基本持平;从区域看,目前南方中晚籼稻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收购进度已过九成;东北、华北正在集中上量,东北粳稻收购进度近八成、玉米超四成;华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度超四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 秦玉云:从价格看,主产区中晚籼稻、粳稻收购均价同比每斤均提高3分钱左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玉米同比提高1毛钱以上,农民普遍反映收益不错。
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有关部门先后批复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黑龙江五省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共安排收储库点790多个、仓容560多亿斤,完全能够满足收购需要。截至目前,五省已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中晚稻180多亿斤。
科技助力 粮食减损农民增收
减损是粮食增收的重要环节,各地不断提升科技储粮方式,实现粮食减损农民增收。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在河南这个粮食产业园,矗立着48个体积庞大的粮仓。现在正是寒冬腊月,但由于粮食住进“空调房”和“保温仓”,粮仓平均温度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及以下,实现恒温储粮,有效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另外原粮仓储、加工车间到最后的成品库,都通过产业园集中贯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转运的浪费。
河南想念粮食产业园负责人 杨宏宇:实际上从农田到餐桌,整个环节都实现了节粮降损。根据大数据分析,我们节粮减损率在2%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节约粮食在1万吨左右。
在这个现代化的卸粮塔内,卸载30吨重的小麦仅需要15分钟。入库的小麦在智能化仓储物流区中,飞速地运转着,通过中央厨房和分选系统的严格控制,在粮仓之间进行合适的调配。即便不进入粮仓,每一粒小麦都能实现质量监控。
河南想念粮食产业园负责人 杨宏宇: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光谱筛选系统,类似于感应器和传感器的原理,确保每一粒粮食的安全、绿色和无公害。
在河北衡水,当地改建低温、绿色储粮仓库,用现代化手段减少储粮损耗。
中储粮集团公司衡水分库负责人 高欢:今年我们采用了内环流技术,可以让粮食保持在低温状态,减少粮食损耗。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全国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助农产后减损增收,同时通过指导农户科学储粮,推广适宜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需要的储粮装具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庭院储粮损失。
强化服务 农民喜卖丰收粮
为了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各地为农户提供清理、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农民增产增收。
眼下,全国第三产粮大省山东秋粮收购进展顺利。这两天,齐河县刘桥镇粮食智能仓储售卖中心,每天农户送来的粮食都达到上千吨,种粮大户袁本刚告诉记者,与往年不同,这次他卖粮有了新选择。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种粮大户 袁本刚:他们这边搞了一个代存的业务,我们也可以烘干以后,直接出售,这样我们能省心省力。
在河南滑县,为让农民省心卖粮,中储粮安阳直属库有限公司滑县道口分公司创新个性化服务,每天下派六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各个粮食收购点,提供前置检测服务,有效提高了入库效率,加快了收购进度。
中储粮安阳直属库有限公司滑县道口分公司经理 张浩:有效减少了因粮食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产生的返车状况,节约了农户时间,确保了农户卖明白粮、舒心粮。
在吉林,收粮企业的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实现让“数据多跑腿、农民少跑路”。售粮农民通过手机就可以选择最近的库点和合适的时间售粮,减少排队售粮等候时间。
中储粮集团公司龙嘉直属库副总经理 石井峰:售粮的高峰期我们提早开秤、最晚收秤。应收尽收,随到随收。
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保供稳价有基础
临近春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多个部门共同发力,精准落实各项调控措施,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的良好态势,保供稳价基础扎实。
目前,各地加强粮源调度,深化产销合作,统筹做好加工、储运、配送等各环节工作,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更好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 秦玉云:同时,国家有关部门确定近期启动政策性小麦拍卖,每周投放14万吨,预计将较好满足企业用粮需求,为粮食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中央、省、市、县的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建成了稳定有效的粮食应急加工、配送、供应网络体系。2021年、2022年,经过严格标准和审核程序,选定中粮集团、中国邮政集团等119家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
在中粮集团旗下的这家焙烤食品加工及销售企业,记者看到,企业正在不断调整优化工人班次,增加产品种类,多举措保障节日产品供应。在这个面包制作车间,45000个面包已经生产下线,工人们包装完后即可投入市场。
中粮丰通(北京)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运营总监 刘天舒:我们企业每天向市场供应大约五六十款产品,在节日期间我们也加大了市场供应量,产品包括鲜食三明治、焙烤面包和乳酪蛋糕等,品种也增加到百余款,口味上也更加丰富,能够满足节日期间不同消费需求。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刘成 张昊 建启 旭成 大贺 裴洋 袁园 齐鹤 兵山 山东台 河南台 黑龙江台 河北台)
快消息!2022年全年收购粮食8000亿斤左右 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2022年全年收购粮食8000亿斤左右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环球快看:入选IDC报告,美创科技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实力领跑
入选IDC报告,美创科技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实力领跑
高质量 低成本 北汽重卡企业战略在京发布
高质量低成本北汽重卡企业战略在京发布
世界快消息!李家超:“通关”代表团圆团聚 料人数一路上升
李家超:“通关”代表团圆团聚料人数一路上升
新资讯:【我的2022】香港“的哥”:曾作疫下“摆渡人”乐见香江复苏、两地人员团圆
【我的2022】香港“的哥”:曾作疫下“摆渡人”乐见香江复苏、两地人员团圆
全球要闻:曹操出行新增“智能控温”,乘客可用手机控制车内温度
曹操出行新增“智能控温”,乘客可用手机控制车内温度
通讯:走出去 搞创新——中企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寻求突破
“受益于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产...
短讯!宝马表示将继续深化对华合作
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
最新:规上轻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4%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近日公布我国轻...
全球热资讯!外媒:“中国经济有望一枝独秀”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北京将为居...
中国信通院发布“ICT十大趋势”: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
短讯!农行新疆分行创新“融资+融智”服务实体经济
2022年农行新疆分分实现投行业...
快资讯丨重庆推进新建5G基站共建共享
从重庆市通信管理局获悉,日前,...
天天要闻:外媒述评:中国全面开放正面效应利好世界
当中国1月8日开放边境时,恢复商业...
快报:美媒报道:中国游客期待再次体验世界
中国游客期待在新的一年中再次体验...
当前热讯:外媒述评:中国有序放开便利中外往来
中国政府8日解除了此前为防控疫情...
【全球新视野】印度经济增速不再是“世界最高”
印度经济今年将明显放缓。根据印度...
天天看点:全球连线|南南合作助力乌干达农业转型
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是中乌友...
全球实时:肯尼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该国总发电量的87%
肯尼亚能源和石油监管局1月9日在内...
视焦点讯!国内首家国家级氢能检测机构在渝投用
国内首家国家级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
环球视点!俄罗斯大米出口禁令延长半年
俄罗斯政府近日颁布法律,将大米的...
环球观热点:(新春走基层)“洋教头”的第一个“中国年”:教泰拳,享美食
(新春走基层)“洋教头”的第一个...
环球今亮点!本来生活入选2022年度北京百强企业双榜单
本来生活入选2022年度北京百强企业...
深圳援疆面向喀什开展善行计划,百果园获评卓越贡献奖
深圳援疆面向喀什开展善行计划,百...
“雄关迎新,步步登高”—— 感受居庸关长城脚下的浓浓年味儿
“雄关迎新,步步登高”——感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