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球投资者渴望回到中国做生意。”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援引投资机构专家的观点进行报道。8日起,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给全球投资者带来强劲信心。多家外国在华商会等机构认为,中外人员往来和商务旅行将加快恢复。不少外资企业称,已经开始制定集团高层访华日程,积极推动重启相关项目,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华尔街日报网站9日报道说,商界人士将再次前往中国快速增长的市场考察。
目前在中国国内,商圈人流量上升、文旅市场回暖、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流动的中国”回来了。路透社援引经济学家的观点称:“强劲的经济复苏就在前面。”
事实面前,那些唱衰中国经济、鼓噪对华“断链”的杂音,还有什么市场?过去三年,美国一些人总能找出歪理来“刷存在”。在疫情严峻时中国采取严格防疫政策,他们声称外国投资者信心下降、不好做生意,要求中国“放开”;当中国因时因势优化防疫措施,他们又声称中国疫情会给在华外企带来风险。总之,无论中国怎么做,他们的指向不变,就是千方百计想把产业链“转移”出中国。这种典型的双标做派,反映出美国一些人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遏制打压的居心。
只不过,他们鼓噪了三年也没有达到目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2%。2021年这一增速达到14.9%,在数量上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刷新历史纪录。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已超过2021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9.9%。这表明,中国市场一直对外资有着很强的“磁吸力”。
吸引外资的,还有中国难以替代的产业链优势。苹果公司2022年10月发布的2021财年供应商名单显示,约190家供应商中有150家在中国大陆设有工厂。前不久,全球光学与光电行业领先企业蔡司的研发生产新基地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蔡司中国首席运营官谢磊说:“基本上在200公里范围内,80%的供应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当地成熟的产业链配套优势,是促成蔡司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首套装置正式投产、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在沈阳正式开业、松下集团将冷链设备生产与销售等更多业务板块转移至中国……外资近来纷纷加快在华布局,看中的是中国14多亿人的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是创新这个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中国不断推进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更是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
1月1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实施。新版目录共有1474条总条目,与2020年版相比净增加239条、修改167条,增加条目数为近年来最多。这将给外资在华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带来更丰厚的回报。这些可不是美国几个人几张嘴就能抹杀的。
近来,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等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多个国际经济机构预测,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有分析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对世界经济的“加速器”作用不可替代。
反观美国经济,“衰退”已成为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预测共识。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美联储为应对国内高通胀采取了激进的加息政策。美国经济界人士指出,由于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效应,美国人在今年上半年可能会承受 “很多痛苦”。美方一些政客还是多管好自己的家务事,少想着拆别人家的台。政治操弄对抗不了经济规律;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国际锐评评论员)
速看:【国际锐评】美方一些人越鼓噪“断链” 外资越“做多”中国
“全球投资者渴望回到中国做生意。”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援引投资机构专家的观点进行报道。8日起,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给全球投资...
每日简讯:最美“孔雀蓝”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伴随着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深化,一大批有志青年穿上“孔雀蓝”走进军营,在不同岗位大显身手、激扬青春,成...
天天资讯:新时代,我在中国|西班牙篮球教练:成都人很像西班牙人
来自西班牙的PedroDiaz在成都一家篮球培训机构工作。他认为,中国的篮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工作之余,他喜欢在成都市中心到处走走逛
焦点热议:取消入境隔离首日 直击北京香港入境通关
1月8日起,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中国日报记者在...
环球快播:外交部:呼吁各方从事实出发 避免将防疫政治化
1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美国出现XBB 1 5毒株,中国是否会采取应对措施的相关问题,汪文斌表示,中方发布新冠病毒感染
外交部:希望各方秉持科学原则保障各国人员安全顺畅往来
1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外交部建议本国公民非必要不赴华。中方对此...
外媒:中国春节文旅消费逐渐升温
中国春节旅游市场逐渐升温。数据显...
世界滚动:美媒:人类即将开始从太空收集能源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太阳...
2023年浦东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共计欲达7500亿元 促引领区高质量发展
1月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七届人民...
“中国皮革之都”民企组团出海 搭乘展会“快车”觅新机
新年以来,浙江多地再度按下外贸...
每日视讯:“中国智造”闪耀2023年美国消费电子展
1月5日至8日,2023年美国消费电...
每日热闻!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中国美食节”开幕式
1月8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
焦点热讯:安徽逾110家企业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活动
1月6日,从安徽省商务厅获悉,自...
环球快播:通讯:“中国铁路客车又快又先进!”——记驶向拉合尔的中国列车
1月初,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首...
打造数字生活“新入口”,数字社区加速推动数实融合
你的数字生活有哪些“打开方式”?...
微动态丨全球连线|美媒:百余年最“难产”议长 凸显美国政治失能
经过党内激烈争论达成利益交换,共...
餐饮业复苏回暖,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密集优化调整,国...
全球热点评!乌鲁木齐出台“一揽子”政策助力经济稳增长
3年实现市场主体突破49万家、减征...
生效实施一周年 RCEP为区域及全球繁荣发展增添新活力
2023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俄罗斯温室蔬菜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俄罗斯农业部的消息,俄2022年温...
天天实时:“唐诗的回响”新春音乐会在美国费城举行
“唐诗的回响”新春音乐会6日晚在...
【全球热闻】2022年12月中旬,北京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坚守...
原标题:2022年12月中旬,北京迎来...
世界热文:春节临近 中国各地年味渐浓消费旺
央视网消息:随着农历兔年春节临近...
世界快消息!走进粮仓看丰收丨粮出手 钱到手 暖心服务让农民卖“放心粮”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出台了...
凸显文化自信,促进产业升级 年轻人争相打卡“国潮”消费
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