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运自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其中,节前15天,节后25天。今年春运是中央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的首个春运,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30万人次。
在外漂泊的你,多久没有回家了?多久没有拥抱过父母和爱人?脑海中家乡的印象是否已经模糊?多少次在梦中流下了思乡的眼泪?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回家的向往。春运,开启回家的路。
(资料图)
津云现场直击:热闹的“人气”回来了 忙忙碌碌才叫春运
1月7日8:05,G1709次列车缓缓驶出天津西站。这是春运首日天津始发的第一趟川渝方向的高铁列车,车身远去的背影拉开了2023年春运的帷幕。
“终于要回家了!”列车上载着两年来第一次回家的杨文静,她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人,一个人搬着重重的手提箱踏上旅途,打算坐车到郑州转车。说起回家过年,她向记者展示了手上好看的美甲。两年前,她来到天津做美容师,去年因为疫情没有回家,她的家人都热切地盼望着她回家,今天爸爸和哥哥还会到方城高铁站来迎接她。说起回家,她的眼中全是期待。
同样眼里满怀期待的,还有去沧州看舅舅的李峰。以前每一年李峰都会带着母亲一起去探望舅舅,去年因为疫情没能成行,李峰的母亲心里有些着急,说起哥哥,眼圈儿就会微微泛红。春运第一天正赶上周六,李峰趁着休息日就打算跟妈妈当天来回,一定要跟舅舅见一面,让兄妹俩可以诉说一年来离别的思念。
天津西站高铁雷锋班班长董佳丽告诉记者,今年春运,天津西站预计发送旅客106万人左右,高峰期预计在1月14日—19日,高峰日预计在18日、19日,单日最高峰客流将在3.5万人左右。天津西站单日发送人已达到2万人次左右。节前以返乡客流为主,学生大多已经回家,节前不会出现交叉;节后客流以旅游、返程务工、学生开学流为主。
为了让像杨文静、李峰一样盼着回家的乘客能够顺利出行,列车在春运期间推出了许多便民举措。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客运段津秦高铁车队列车长包碧云在车厢内的行李架上挂上了一个个红色卡片来提示旅客,她解释说:“由于我们身高和视线的原因,可能导致有些旅客看不见行李架的隔档,直接把行李放在上面,这样就比较容易导致行李滑落。我们在列车的每一个行李架上都挂一个红色卡片,就可以提示旅客放置行李时远离隔档处,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列车还提供编织袋、丝带、儿童手环、服务提示卡四种旅客旅行途中可能用到的小物品,分别用于旅客包裹破损、区分外观相似行李、防止儿童旅客走失等情形,以备旅客不时之需。
“春运和小长假不一样,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运是要回家过年的。今年春运又恢复了以往多年的状况,热热闹闹的人气又回来了。在铁路十多年了,我作为一个铁路人,虽然工作更忙了,但是我心里是高兴的,这样忙忙碌碌的才叫春运嘛。”董佳丽这样说。
天津站优化服务措施,让旅客体验更美好
春运期间,天津站预计发送旅客112万人左右,单日最高峰客流将在4.5万人左右。
天津出行热门方向长途为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郑州、广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包头、兰州、成都等,短途以北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为主。目前,去往东北方向的车票较为紧张。天津站客运业务科业务指导朱海笑介绍:“随着客流增长,我们将陆续恢复列车开行,及时加开热门方向临客,比如,申请加开东北及太原方向列车,并围绕旅客购票便捷、进站安检畅通、候车检票温馨等环节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确保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让旅客体验更美好。”
正在读研一的王光宇拎着给家人买的桂顺斋糕点正在候车大厅等待列车到来,从德州来天津旅游了一周,他正准备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乡。热情的他正在跟刚刚结识的朋友介绍自己爱吃的天津美食:“我就爱吃传统特色菜,老爆三,真的很地道。”
天津站主任值班员安晓丹告诉记者,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和春节临近,近一个月来,像王光宇一样探亲访友的旅客出行客流逐步增长,开行列车也在陆续恢复。天津站目前日均客流量较之前有较大提升,单日发送人达到2万—3万人次。
电子补票、售票让利,旅客购票服务过程全优化
天津站售票值班员李文斌向记者介绍了购票服务全过程的优化措施,铁路部门自2023年1月1日起,按年龄实行儿童优惠票,每名成年旅客可携带一名0至6周岁(不含)的免费乘车儿童;6周岁(含)至14周岁(不含)儿童可购买儿童优惠票。这是新的儿童票价计费方式调整后的首次春运,按新发布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在全路范围内按照年龄实行儿童优惠,惠及更多未成年旅客。
全面实施补票服务电子化。进一步扩大电子客票在客运业务领域应用范围,在到站补票和列车补票业务环节全面实施电子化;列车上补票旅客可扫描“铁路畅行码”,自助填报补票需求,列车工作人员收到补票需求后,如有空余席位将到车厢为旅客办理补票服务。
扩大新型票制产品实施范围,为旅客提供更好服务。将在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实施30日定期票和20次计次票,进一步方便京津唐三地通勤旅客。
改进学生铁路出行服务。取消学生仅可在寒暑假期间购买优惠票的限制,学生旅客可以在一学年内任意时间购买累计不超过4次学生优惠票。
丰富服务消息推送渠道和内容。完善铁路12306消息通知机制,及时准确地向已购票旅客推送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
推出售票惠民让利措施。扩大非高峰方向折扣优惠列车范围,取消到站补票和列车补票办理手续费。
记者手记:
“谁能不盼着回家?每天都盼呢!”虽然开向家乡哈尔滨的车次要下午3点才开,刘雪峰却在上午就早早来到了天津站候车大厅,想起能回家见到母亲,他就满脸笑意。作为一个电焊手艺人,哪儿有工程,工友一招呼,他就出发奔哪儿。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是越接近过年,回家的念头就越强烈。
在候车队列中,拎着大包小包的李金安显得特别显眼,他手里拎着的是两盒天津特色大麻花,脚下用保温箱封着的是冰鲜大虾。为了回家精心准备的年货带着年味儿扑面而来,他说,家里父母身体都硬朗,小孙子一个4岁、一个2岁,一大家子都在盼着他回家。在津三十年从事钢铁行业的他,每一年都是这样抱着天津特产,在离着春天第一抹暖意不远的冬日里,乘着列车奔赴家乡。
“我妈每天都在盼着回家,每天都在倒计时。”在天津安家的李莎今天是来车站送行的,乘车回家的是自己的妈妈和小女儿,因为工作,她暂时不能跟着自己的亲人一起回老家,但是从河北来津照顾外孙女的妈妈却时时刻刻盼着回家,虽然不舍,但是再过不久,李莎就会出发与家人再相会。
“家里见!”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春运是每个中国人回家的路。虽然路途可能遥远,但是只要踏上这条路,家,就在不远处。
环球速看:直击春运启幕:忙忙碌碌和大包小包,有人提前半天就来候车……
直击春运启幕:忙忙碌碌和大包小包,有人提前半天就来候车……
【独家焦点】春运之路开启 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11000班
春运之路开启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11000班
每日短讯:春运各航空公司增加运力 逐步恢复加密国际航班
春运各航空公司增加运力逐步恢复加密国际航班
环球今日报丨医疗资源下沉 家庭医生上门
医疗资源下沉家庭医生上门
今日热议:团圆新春路丨春运首日北京铁路警方在火车站“送平安”
团圆新春路丨春运首日北京铁路警方在火车站“送平安”
全球时讯:自贸港里的新农人
自贸港里的新农人
当前热讯:“亳酒不薄,香飘华夏” 2023中国·谯城首届白酒展销会开幕
1月7日上午,为期3天的2023中国·...
“中国智造”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彰显创新实力
202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
环球今亮点!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
世界即时:西班牙旅游界期待中国游客回归
西班牙观光委员会秘书长卡洛斯·阿...
今日热闻!中国“人造太阳”发现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才是日中两国应有的关系
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观天下!俄罗斯专家预测俄无人机市场将迅速增长
俄罗斯“国家技术倡议”计划航空领...
天天信息: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71亿元
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下,《20...
资讯推荐:欧元区去年12月通胀有所放缓
欧盟统计局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
2022年前11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5.6%
商务部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至...
美国2022年12月失业率降至3.5%
美国劳工部1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每日速递:大连商品交易所2022年12月处理异常交易行为81起
为切实履行市场一线监管职责,规范...
让第一动力澎湃发力——科技创新一线观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瑞士卫生专家:中国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瑞士日内瓦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
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5日发布消息称,近日...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启动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启动
全球头条:国会山“闹剧”并未剧终
国会山“闹剧”并未剧终
每日视点!促就业保民生稳发展“直播+”数字服务大有可为
促就业保民生稳发展“直播+”数字...
每日速递:对违反疫情防控等行为不再定罪处罚
对违反疫情防控等行为不再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