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承载着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30年的飞天梦,更承载着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强国之梦。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30年,我们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自力更生、薪火相传,将空间站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邓清明:在追梦的路上永不放弃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的圆梦之路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圆梦故事。
【资料图】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邓清明: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空间站的建设,航天员系统是最核心的团队之一。这是航天员邓清明第三次出现在问天阁。为了这一刻,邓清明等了整整25年。1998年1月5号,他加入首批航天员队伍。中国首批航天员一共14人,到这次神舟十五号发射之前,他们中8人梦圆太空。56岁的邓清明是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训练的首批现役航天员。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是航天员队伍的整体特质。在浮力水槽训练中模拟舱外行走,120公斤重的装备,他们在水下一待就是4个小时。离心机训练要承受8个G的过载,相当于身上压着八个人。训练时航天员的脸部肌肉会因为强大的牵扯力而严重变形。
航天员 杨利伟:坐转椅,有的当场就坐吐了。然后你一做这个训练,可能一周吃饭什么的都会很困难。
身体上的苦尚且可以承受。对于邓清明来说,最难受的是他一直在追寻梦想,但机会却每次都与之擦肩而过。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但结果宣布时,依然不是他。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邓清明:千言万语,没法说出来。海鹏正好坐在我身边,我转过身站起来抱着海鹏说了一句话:海鹏,祝贺你。我含着眼泪的。
命运终将回馈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在56岁这年,航天员邓清明终于圆梦天宫。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邓清明:在追梦和奋斗的路上,你可以停下来思考,但是绝对不能放弃,这是我作为职业航天员的一条原则。
不放弃,是中国航天人的共同信念。
李东: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2022年11月30日上午十一点,距离梦天实验舱发射还有四个多小时,这是空间站任务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
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以前每次发射前三小时左右,他都要去塔架再看看火箭的状态。但是这次他顾不上了。因为发射前一个监测的数据出现异常,一场紧急会商打乱了他的工作节奏。最终,发射场采取的措施果断有力,火箭团队只是虚惊了一场。
午饭的间歇,李东感慨万千地对记者说:“我们这工作,总是担惊受怕的。”
“担惊受怕”,是记者在火箭发射前经常能切身体会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李东和长征五号团队的担惊受怕,持续了908天。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的第二发火箭在升空346秒后发生故障,坠落大海,发射失利。
长五团队随即启动了归零工作。“归零”,意味着从源头查找故障原因。经过分析,故障出在发动机上。长五团队找来了全国最优秀的发动机专家,一共排查了54个故障模式。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 李东:不断有进展,不断又被否定,过程中非常痛苦。那段时间,我们形容就好像在黑夜里摸索一样,不知道天什么时候亮,黎明在什么地方。
经过一百多天的试验验证,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失利的原因终于找到了。长五团队决定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方案既定,一场跟时间的赛跑启动了。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 王珏:靠简单的动员、物资的刺激,这个是有限的。这些工作如果是为了自己可能都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你想到你这些工作,这样一个特殊的事业对于国家特别的重要。是支撑我们克服困难、忘我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特别能攻关,是长征五号团队最鲜明的底色。908天,这支团队重新研制了8台发动机,试车时间13900秒,他们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原本要五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终于彻底解决了发动机的故障难题。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两年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相继发射成功,长征五号火箭完美地把空间站的三个大型舱段先后送入太空。
王翔:地面验证越多,航天器在太空运行越稳
当问起空间站十年研制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提到了在天津航天城的一次测试。那是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实验舱的第一次五舱联试。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 王翔:对我们整个队伍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跟执行天上的任务没什么两样,甚至说比执行天上的任务难度还大,因为天上的任务它不会这么密集地把所有的这些测试项目摆到一起,我们所有的正常的过程其实在两年的周期里安排的,但是我们要在三个月这个时间里全给它干下来。
特别能战斗,是空间站各参试单位的精神气质。他们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两年的工作任务,打赢了一场看似不可能赢的攻坚之战。
王翔说,地面做的验证越多,航天器在太空运行的性能也越稳定。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 王翔:我们的机械臂,我们的电源,我们的再生生保,我们的推进剂补加,在我们整个空间站集成的这套体系之下,他们的效率、他们的效果都优于国际空间站。
从1992到2022,回首中国载人航天走过的30年时光,这是正在圆梦的一代人的荣光,更是几代航天人的共同梦想。
全球速讯:圆梦天宫|圆梦时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圆梦天宫|圆梦时刻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环球最资讯丨俯卧位通气+三个密切关注:老年感染者恢复有这些“窍门”
俯卧位通气+三个密切关注:老年感染者恢复有这些“窍门”
台湾2022年通胀率达14年来新高
台湾2022年通胀率达14年来新高
每日关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咨询中心副主任古学进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咨询中心副主任古学进接受审查调查
今日播报!青海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利用率均突破90%
青海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利用率均突破90%
每日头条!“城市看海”何以破题?杭州打造“内涝智治”平台
“城市看海”何以破题?杭州打造“内涝智治”平台
瑞士卫生专家:中国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瑞士日内瓦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
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5日发布消息称,近日...
全球头条:专访: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访俄罗斯人民友谊大...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知名汉学...
今热点:中国援建塞拉利昂外交培训学院项目移交塞方
5日,中国援建塞拉利昂外交培训学...
商务部:前11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长15.6%
商务部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
印媒:2023年数字转型五大趋势
过去几年的情况表明,企业需要适应...
世界热推荐:港媒:香港珠海深化航空产业合作
香港机场管理局与珠海市政府于2022...
全球时讯:广西桂林:推动绿色金融加速发展 助企纾困“轻装上路”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青山连绵,碧水悠...
天天新消息丨2022年11月新加坡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6.2%
新加坡统计局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全球看点:全球连线|伊拉克民众控诉美国侵犯主权并四处制造动乱
1月3日,伊拉克人走上街头,举行纪...
全球观热点:埃及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埃及投资和自由区总局近期发布的报...
头条焦点:泰国大规模庆祝新年 盼游客回归
2022年12月31日起至2023年1月3日...
环球看点!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连日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各...
当前滚动:日本物价高企影响民生
日本央行近期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
四川举行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
1月3日上午,四川省一季度重大项...
环球消息!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数字化创新案例榜发布 宝宝树成母婴行业标杆
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数字化创新案例...
【天天速看料】优酷少儿知识王牌课年度盘点 动画百科带领幼儿探索新世界
优酷少儿知识王牌课年度盘点动画百...
【全球聚看点】卓威科技不忘初心,用智能设备创新实现品牌价值!
卓威科技不忘初心,用智能设备创新...
世界热推荐:消费复苏按下“快进键”,炬光·本地商家助力行动在路上
消费复苏按下“快进键”,炬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