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飞起来”,物流“动起来”,市场“热起来”……岁末年初,民航业重拾忙碌劲儿。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中国民航统筹发展与安全,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笃定信心、迎风飞翔,正飞向稳步复苏的春天。
(资料图)
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回首2022年,疫情防控、经营亏损、安全压力等因素交织叠加,中国民航表现如何?
“全行业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逆境中经受了考验,稳住行业发展基本盘。”2023年1月6日召开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说。
梳理中国民航的2022年,这是三条齐步推进的主线——
防疫情:修订发布第九版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优化调整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
抓安全:民航局调整月度分析会内容,更加聚焦安全主题;一线员工参与安全管理、报告安全隐患;航空公司推动安全和发展措施在一线落地生根。
谋复苏:新增航空公司应急贷款1500亿元;协调国产航油出厂价格阶段性让利;浙江、陕西等地对民航业给予融资便利、财政补贴等政策。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新华社记者李紫恒 摄
去年5月下旬,在航班量低谷时,华夏航空宣布全面恢复新疆阿克苏基地11条疆内外航线。
复航底气离不开一系列纾困政策的支持。在行业艰难时,财政部、民航局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对航班实际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的亏损额给予补贴,并设定补贴上限为每小时2.4万元。
“航班补贴政策直接快捷、见效快,能有效解决航司尤其是我们中小航司当前的部分难题。”华夏航空相关负责人说。
锚定高质量发展
9月,获颁型号合格证;11月,获颁生产许可证;12月,开启验证飞行……2022年,国产大飞机C919走过的历程正是中国民航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2年12月26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新华社发
过去一年,全行业抓住航班量较少的低负载期,加快重大项目实施,抓紧推进重大改革,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去年12月23日10时59分,巍巍帕米尔高原上,南方航空CZ5193航班平稳降落在新疆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标志着这座中国最西端的运输机场正式通航。
2022年12月23日,巍巍帕米尔高原上,中国最西端的运输机场——新疆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正式通航,冰山上迎来首批“空中来客”,这是乘坐首航航班的旅客走下飞机。新华社记者丁磊 摄
京广空中大通道建成启用,大幅缓解航路拥堵情况;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湖北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加大民航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为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宋志勇介绍,202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200亿元,新建迁建8个机场,净增航路航线32条、总里程2293公里。
——智慧民航加速推进。海口美兰机场推出“行李门到门”服务,让旅客解放双手;民航北京监管局利用5G眼镜实现异地监管……民航业正以智慧塑造行业全新未来。
据悉,目前全国251个机场实现国内航班无纸化便捷出行,行李运输明显改善,机上WIFI建设加快推进。
——绿色低碳有序推动。2022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首个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货运航班完成首飞。本次使用的生物航煤以餐饮废油为原料,与传统航空煤油相比,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少50%以上。
推广电子登机牌、行李托运卡;“净享飞行低碳行”产品上线,倡导旅客低碳出行等。这一年,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民航业加速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研究员韩涛表示,民航在低谷期积极应对新变化、谋划新举措、寻求新突破,有力推动了复苏进程,也为高质量发展、建设民航强国积蓄了后劲。
吹响复苏号角
2023年1月2日凌晨1时50分,南方航空CZ8091航班从深圳机场起飞,驶向万里之外的阿姆斯特丹。这是该机场近三年来新开的第一条国际客运航线。
迈入新的一年,民航业复苏活力涌动。元旦假期,长龙航空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北京至三亚航班量恢复率达122%。北京两机场航班量呈阶梯式上涨态势。中国国航恢复多条国际航线,四川航空实现高原和特色航线全部恢复。
2022年12月7日拍摄的深圳机场卫星厅内景。新华社记者毛思倩 摄
宋志勇表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经济运行巩固回升,今年民航运输市场有望迎来显著复苏。
把握行业复苏节奏,此次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下一步发展——
优化防疫策略。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要求,建立重点岗位备班备份制度,确保重点机场不关停、主要客货航线不中断。
开拓航空市场。鼓励大型骨干航空公司打造枢纽间空中快线,中小航空公司专注支线市场;稳妥有序恢复国际航空市场;推进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无人机物流试点。
提高运行水平。优化协同运行工作程序,减少航班执行前24小时内的临时取消。
加大基建力度。力争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千亿元水平,颁证运输机场达258个……
暖意渐浓、春山在望,中国民航全面复苏可期。(记者周圆)
环球热讯:强信心·抓落实丨暖意渐浓、曙光在前——中国民航复苏观察
航班“飞起来”,物流“动起来”,市场“热起来”……岁末年初,民航业重拾忙碌劲儿。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中国民
世界即时:墨西哥首都地铁相撞事故已造成至少1死59伤
当地时间1月7日上午9时许,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地铁3号线发生列车相撞事故。根据墨西哥城市政府的最新消息,目前事故已经造成至少1人死亡...
全球热消息:【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任务。如何落实这一部署,持续夯实“三农”...
泽连斯基签署命令 对俄罗斯119名人士实施制裁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1月7日签署命令,对119名俄罗斯文化和体育界人士进行包括冻结资产和剥夺国家奖励等措施在内的制裁。其中包括...
天天观焦点:【国际锐评】美国防疫惨不忍睹,还有何脸到处指手画脚
“随着迄今最具传染性的新变种(xbb 1 5)蔓延,新冠病例和住院人数在迅速增加”、“xbb 1 5的流行率像火箭一样飙升”、“休斯顿,...
动态:【开好局 起好步】上海: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刚开年,上海一批大项目开工或签约,一系列发展新政策出台,用行动巩固拓展上海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领域的新...
当前热讯:“亳酒不薄,香飘华夏” 2023中国·谯城首届白酒展销会开幕
1月7日上午,为期3天的2023中国·...
“中国智造”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彰显创新实力
202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
环球今亮点!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
世界即时:西班牙旅游界期待中国游客回归
西班牙观光委员会秘书长卡洛斯·阿...
今日热闻!中国“人造太阳”发现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才是日中两国应有的关系
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观天下!俄罗斯专家预测俄无人机市场将迅速增长
俄罗斯“国家技术倡议”计划航空领...
天天信息: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71亿元
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下,《20...
资讯推荐:欧元区去年12月通胀有所放缓
欧盟统计局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
2022年前11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5.6%
商务部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至...
美国2022年12月失业率降至3.5%
美国劳工部1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每日速递:大连商品交易所2022年12月处理异常交易行为81起
为切实履行市场一线监管职责,规范...
让第一动力澎湃发力——科技创新一线观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瑞士卫生专家:中国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瑞士日内瓦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
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5日发布消息称,近日...
今日观点!【我的2022】台湾电商主播圆梦大陆
【现场同期】 这个直播的过程之...
香港各界人士探讨强化香港产业动能及竞争力
香港中华总商会6日在香港举办“202...
全球信息:“通关”前日的香港:民众在社区检测中心有序排队
日前,香港特区政府宣布,1月8日起...
焦点速读:社评:打造“经贸铁幕”?日本别又犯糊涂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1月5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