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年12月中旬,北京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坚守一线,保障城市运转——(引题)
寒冬里的温暖配送(主题)
(资料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 曲欣悦
外地快递小哥从千里之外赶来驰援,本地快递小哥在“阳康”后迅速返岗配送物资,不少普通市民响应倡议加入外卖骑手行列成为“外援”……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12月,北京的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打了一场硬仗。
12月中旬,北京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一方面,居家市民对于药品、生活用品等物资的需求量激增,另一方面,快递员、骑手大面积感染“倒下”,快递在站点滞留、积压严重,购药、买菜等软件上也显示运力不足。
为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正常生活,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成为“高烧”的城市里最忙碌的人。他们顶着疫情和寒冷,日夜穿梭在大街小巷,摆渡物资、传递温暖,成为北京冬天里的一缕暖阳。
厦门“小哥”蓝文金:
千里驰援北京,每天配送100单
从福建省厦门市来支援北京的京东快递员蓝文金正在送货。受访者供图
“兄弟们陆续‘阳康’返岗,站点已经恢复正常。”2022年12月22日,来自福建厦门的京东快递员蓝文金放心地踏上了返程的航班。
过去的7天时间里,蓝文金作为“救火队员”,和其他进京支援的快递小哥一起,帮助北京一家快递网点从快件积压的瘫痪状态中重启。
12月14日,蓝文金坐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北京,却并不是第一次去外地支援。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严重时,他也曾前往上海保障物资配送。
和上次去上海一样,这次,蓝文金只把驰援北京的决定告诉了妻子。妻子起初并不放心,他安慰妻子,“最多只去半个月。”
从温暖的海滨城市来到临近冬至的寒冷北方,笑称“把压箱底的衣服都带来了”的蓝文金当晚一下飞机,就被零下的气温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公司发了棉衣、棉鞋还有帽子。”
抵京后的第2天,蓝文金就投入到紧张工作中。他被分配到了北京乔庄营业部,这里的快递员多数因为新冠病毒感染无法到岗,10多车快递卡在网点送不出去。
为了尽快清掉积压件,网点增加了约30位快递员。分货、熟悉配送路线、送货……前来支援的快递小哥都是熟手,仅用3天时间,积压的货品就清零了。
疫情期间,市民对药品、生活物资等的配送需求激增。蓝文金每天都要配送至少100来单,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不停地往返于营业部和小区之间。
蓝文金印象最深的是,许多人听到他敲门喊“快递到了”,都会说一句,“我们家都‘阳’了,您放门口就好,可别感染了你”。
此行,蓝文金有个遗憾,第一次来北京,还没时间去一趟天安门,爬一次长城,“等疫情好转,天气暖和了,还想再来一趟北京!”
北京“小哥”骆子恒:
“阳康”迅速返岗,连夜送药上门
2022年12月6日,北京顺丰大方家业务部的快递员骆子恒开始发烧,他是站点第一批“阳”了的员工。当时,几乎每天都有同事陆续“中招”。
在家休息时,了解到站点快件积压量很大,骆子恒心里一直很着急,“‘阳’过之后,更能理解客户对药品和物资的需求。”
12月12日,骆子恒在转阴后第一时间返回了工作岗位。此时,业务部的多数同事都已经“倒下”,快递堆积如山,大部分都是生活物资和药品。
几天后,晚上12点左右,骆子恒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位客户打来电话说,家里的孩子发烧急需药品,声音里已经带着哭腔。
骆子恒没有多想,爬起来就跑去站点帮忙寻找装有药品的快递,当晚他就把药品送到了客户家中。“总感觉有一份责任在身上。”骆子恒说。
那段时间,他能从电话里感受到客户着急的心情,跑在路上,他总是加速前进。最忙的时候,骆子恒1天要送200多件快递,比平时多了四五十件。
最令他感动的是,有的客户物收到快递后,会把包裹里的药品、抗原、口罩等防疫物资分给他一份。“这种时候,真的是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种同舟共济的情感。”骆子恒说。
骆子恒老家在河南,已经在北京工作了8年时间。经历了这段特殊的日子,穿梭在大街小巷中,骆子恒觉得和这座城市的情感联结更深了。
探亲小伙孙伟:
变身外卖骑手,温暖留在首都
新手骑手孙伟正在等待取餐,经过短短几天的摸索,他的最高日送单量达到了40单。 受访者供图
2022年12月14日,这是孙伟注册成为北京美团骑手的第一天。当天上午,他专门花了4000多元给自己配置了一辆新电动车。
在北京疫情最严重的阶段,多区发出倡议,若居民近期未到岗工作或有闲暇时间,可自主选择加入外卖骑手行列。
孙伟老家在黑龙江鹤岗,此前,他一直在哈尔滨的一家餐厅后厨工作,受疫情影响,餐厅歇业,他便趁空来北京探亲。从网上看到外卖骑手紧缺的消息后,孙伟决定留下来当帮手,“正好有机会为首都做点贡献”。
第一次穿上骑手的工装,第一次打开接单和导航软件,孙伟开始在并不熟悉的北京街道上骑行、送餐。“感觉跟餐饮行业有缘”的孙伟接到的单也以餐饮订单为主,多是送往亦庄经济开发区的写字楼和工业园区。
作为新人骑手,孙伟在每一单中摸索“门道”:熟悉路线和园区,确保菜品汤汁不洒漏,保证把订单按时送到客户手中……跑了几天,他的最高日送单量就达到了40单,由于有的园区不让电动车进入,他需要一路小跑去送单,当天,他的微信步数突破了3万步。
回想起这些天的送单经历,孙伟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的最朴素的关心:“有一个顾客告诉我他感染了,嘱咐我千万做好防护,担心把我连累了。”
两周下来,孙伟的电动车上已经有了几道深深浅浅的划痕,他笑言,这也算是新人骑手的“勋章”了。
孙伟觉得,这段时间的付出温暖而值得,新的一年,他打算继续留在北京送餐。
【全球热闻】2022年12月中旬,北京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坚守...
原标题:2022年12月中旬,北京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坚守一线,保障城市运转——(引题) 寒冬里的温暖配送(主题...
世界热文:春节临近 中国各地年味渐浓消费旺
央视网消息:随着农历兔年春节临近,买年货、赶大集,全国各地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和日渐复苏的活力。 这几天,上海花卉市场逐渐...
世界快消息!走进粮仓看丰收丨粮出手 钱到手 暖心服务让农民卖“放心粮”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而中储粮作为国家粮食收储主力军,也在持续创新为农服务方式,让农民卖“明白粮...
凸显文化自信,促进产业升级 年轻人争相打卡“国潮”消费
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一件国产黄金头饰吸引观众拍照分享。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憨态可掬的“冰墩墩”...
【天天快播报】新春走基层|“南疆国门”的“那些劲儿”
广西凭祥市地处中越边境。连日来,在友谊关口岸,一辆辆重型卡车排着长队等待通关,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纺织品和生活日用品和来自东盟...
天天报道:“中国智造”亮相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 创新实力获赞誉
202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正在举行中。据本届展会官方统计,在总计3100多家参展企业中,有超过400家是来自中国的企业。中国消费电子产品
外媒:中国春节文旅消费逐渐升温
中国春节旅游市场逐渐升温。数据显...
世界滚动:美媒:人类即将开始从太空收集能源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太阳...
2023年浦东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共计欲达7500亿元 促引领区高质量发展
1月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七届人民...
“中国皮革之都”民企组团出海 搭乘展会“快车”觅新机
新年以来,浙江多地再度按下外贸...
每日视讯:“中国智造”闪耀2023年美国消费电子展
1月5日至8日,2023年美国消费电...
每日热闻!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中国美食节”开幕式
1月8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
焦点热讯:安徽逾110家企业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活动
1月6日,从安徽省商务厅获悉,自...
环球快播:通讯:“中国铁路客车又快又先进!”——记驶向拉合尔的中国列车
1月初,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首...
打造数字生活“新入口”,数字社区加速推动数实融合
你的数字生活有哪些“打开方式”?...
微动态丨全球连线|美媒:百余年最“难产”议长 凸显美国政治失能
经过党内激烈争论达成利益交换,共...
餐饮业复苏回暖,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密集优化调整,国...
全球热点评!乌鲁木齐出台“一揽子”政策助力经济稳增长
3年实现市场主体突破49万家、减征...
生效实施一周年 RCEP为区域及全球繁荣发展增添新活力
2023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俄罗斯温室蔬菜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俄罗斯农业部的消息,俄2022年温...
天天实时:“唐诗的回响”新春音乐会在美国费城举行
“唐诗的回响”新春音乐会6日晚在...
新春走基层|女子通信检修小组:迎风斗雪保通信
深夜,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
全球聚焦:专访: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将更加有效应对疫情挑战——访巴基斯坦公共卫生...
新华社伊斯兰堡1月9日电专访:中国...
环球微头条丨制定配套旅游方案,期待提振相关行业,多国准备接待中国旅客
【环球时报驻日本、韩国、德国特派...
【环球时快讯】法国卢浮宫宣布每日限流3万人 以提供更好体验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1月7日报道,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