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起,中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也有序恢复。某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当天出行的出入境机票订单量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峰值。
为了这一天,中国准备了三年。经历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国因时因势主动调整防疫政策,有利于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也便利了中外人员往来。彭博社评价说,“更便捷地进出中国,会使全球许多依赖中国游客的国家受益。”不少国际知名经济机构指出,中国经济有望加快恢复,这对全球经济来说是个好消息。
【资料图】
然而,咄咄怪事也出现了——一些之前嚷嚷要“中国放开防疫政策”的美国政客和媒体,转过头来攻击中国防疫政策调整,说什么“准备不足”等等,并针对中国游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这种虚伪的双标做派,暴露了他们对中国抗疫成就“羡慕嫉妒恨”的阴暗心理。
过去三年,全球抗疫之路充满艰辛,如同一场马拉松。中国始终用防疫原则的不变性、防疫措施的灵活性主动应战。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三年中国因时因势采取的每一项防控举措,都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都是为了争取更多主动权和应对空间,都是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疫情严峻时期,中国采取严格防疫政策,先后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大上海保卫战,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抵御了全球五波疫情的冲击,极大降低了重症率与死亡率,赢得了新冠变异毒株毒性持续下降、药物研发特别是中成药大量推出、全民广泛接种疫苗三个宝贵“窗口期”。目前,中国全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90%,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4.8亿剂次,筑起了强大的免疫屏障。
三年前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带来了考验。但这也促使中国完善疾控体系,加强重症救治资源储备。与此同时,中国民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个人防护能力逐渐提高。这些都为中国调整防疫政策积累了有利条件。长期在华生活的美国作家马意骏说,中国现在选择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是基于过去三年积极抗疫的经验和准备。
在坚持中赢得战略主动,在坚持中创造优化条件——中国三年来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这与美方的“躺平”与被动放开截然不同。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防疫政策换挡期,难免会遇到问题。但拿着放大镜找毛病,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们看到,为了保障防疫政策平稳转段,中国同样全力以赴。扩容发热门诊资源、推行分级诊疗、开展互联网问诊、多渠道增加药品供给……中国政府调集一切资源保护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千方百计降低重症、减少病亡。基于科学评估,中国疫情形势总体可控。
事非经过不知难。三年抗疫卓有成效,使得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对世界经济也是个有力提振。相比之下,那些习惯对中国“鸡蛋里面挑骨头”的美国政客需要扪心自问:有认真想过防疫吗?美国的防疫漏洞究竟有多大?躺平式防疫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了多大伤害?
同样是在过去三年,美国政府面对疫情消极懈怠,一再错过窗口期。联邦与各州明争暗斗,两党相互掣肘,政客们忙着拉选票、捞钞票,美国没有形成防疫合力,民众无所适从。特别是在一些无良政客煽动下,美国社会反智反科学情绪蔓延,成为病毒传播的帮凶。可以说,美国遭遇的疫情灾难不仅是天灾,更是公共卫生政策失效、政治体制失灵导致的人祸。
当前,美国国内流行多种病毒,民众饱受折磨。那些美国政客不反思自身的失职渎职,倒来抹黑中国抗疫成效,继续搞疫情政治化来转嫁矛盾。这样的表演太拙劣,这样的企图太卑劣!
无论美方一些人如何挖空心思,都无碍中国办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1月8日,对中国、对世界都是个新的开始,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对中方的举措表示欢迎。那些无心抗疫、有心“甩锅”的美国政客逆流而动,难逃失败的下场。(国际锐评评论员)
【国际锐评】对疫情毫无招架之力的美国不要以己度人
1月8日起,中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中国公民出境旅...
当前滚动:金观平:激发重点群体创业活力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推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日益凸显,为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有...
【快播报】无视中国抗疫贡献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钟声)
中国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抗疫担当尽责...
今日热门!筑梦天宫 自信自强(新时代画卷)
在北京故宫午门拍摄的中国空间站过境照片(轨迹为多张照片堆栈)。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从中国空间站拍摄的云浪。航天员刘洋摄空间站内培...
热点!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优化防疫措施对世界是个好消息!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彭大伟)针对中国官方将从1月8日起实施包括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等在内的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并优化移民
多个国际航空和机场组织不满欧盟针对来自中国入境旅客新冠检测要求
新华社渥太华1月6日电(记者林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欧洲航空公司协会和欧洲国际机场理事会等国际航空和机场组织5日发表联合声明,对欧...
天天实时:“唐诗的回响”新春音乐会在美国费城举行
“唐诗的回响”新春音乐会6日晚在...
世界热讯:麦卡锡经15轮表决当选美国会众议院议长
经过党内激烈争论达成利益交换,共...
《新生万物》首站抵扬州探访富春茶社,杨澜单霁翔在线PK大秀刀工
1月6日,由梦之蓝手工班独家冠名,...
国产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来自浙江一线的观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
全球连线|中东旅游市场热盼中国游客
随着中国宣布将逐渐恢复中国公民赴...
当前热讯:“亳酒不薄,香飘华夏” 2023中国·谯城首届白酒展销会开幕
1月7日上午,为期3天的2023中国·...
“中国智造”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彰显创新实力
202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
环球今亮点!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
世界即时:西班牙旅游界期待中国游客回归
西班牙观光委员会秘书长卡洛斯·阿...
今日热闻!中国“人造太阳”发现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才是日中两国应有的关系
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观天下!俄罗斯专家预测俄无人机市场将迅速增长
俄罗斯“国家技术倡议”计划航空领...
天天信息: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71亿元
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下,《20...
资讯推荐:欧元区去年12月通胀有所放缓
欧盟统计局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
2022年前11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5.6%
商务部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至...
全球热讯:多地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 “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
环球热讯:强信心·抓落实丨暖意渐浓、曙光在前——中国民航复苏观察
航班“飞起来”,物流“动起来”,...
世界即时:墨西哥首都地铁相撞事故已造成至少1死59伤
当地时间1月7日上午9时许,墨西哥...
全球热消息:【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实施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