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是金龙鱼增收不增利的第二年,持续推进调味品、预制菜领域布局,能否助力公司寻到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油茅”颓势还将持续到何时?

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龙鱼,300999.SZ)发布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该公司依然增收不增利,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3.8%至2574.85亿元;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仅有30.11亿元,同比下降27.1%。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这是金龙鱼连续第二年呈现增收不增利趋势。
资本市场方面,金龙鱼表现同样不够理想,截至3月10日收盘,该公司每股仅报收于44元,与两年前曾触及的145.43元/股高点相比,已跌超六成,公司总市值跌至2395.8亿元。
近年来,除了聚焦主业,金龙鱼在拓展新领域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如布局调味品、进军预制菜领域。不过时至目前,该公司仍未寻到能撑起业绩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前述两个领域内,竞争都较为激烈。
尤其是预制菜赛道,据艾媒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值超过4000亿元,并预计4年后有望冲破万亿元规模。这引来多家企业跨界布局,资本涌入,成为市场里的“香饽饽”。
那么未来,金龙鱼能否在上述赛道闯出一条创新路,扛起业绩增长重任?对此,《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询问公司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上下游市场承压
对于净利持续下行,金龙鱼阐述了两方面原因。其一,在全球通胀等大环境影响下,公司主要原料成本同比大幅上涨;其二,受疫情反复冲击,国内经济疲软、消费不振,需求量有所减少。即使是销量增长、上调产品价格,都无法完全覆盖同期成本涨幅。
据了解,金龙鱼主要产品包括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类,无论是贡献的收入,还是产生的原料成本,都占据该公司各期总值较大比重,若原料价格发生较大波动,对于该公司盈利水平将会造成不小冲击。
而金龙鱼原材料中大豆、棕榈油主要来自境外,这增加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受贸易摩擦、疫情冲击、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近几年,金龙鱼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2022年上半年,其主要产品大豆及加工品、棕榈及月桂酸油采购单价已分别涨至5369元/吨和8118元/吨。相较于2020年价格,每吨涨超两千至三千元;而其他产品如水稻、小麦等,同期价格也是只增未降。
事实上,针对成本持续承压,金龙鱼尝试通过上调产品价格平抑影响,可惜收效不及预期。在疫情冲击、经济低迷背景下,该公司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再加上相关部门对民生行业价格的关注与干预,能够提价的幅度极为有限,难以覆盖成本涨幅。
目前,处于中游的金龙鱼,正在被上下游市场同时“挤压”,处境难言乐观。
发力调味品效果如何?
有分析提出,寻找业绩新增量,或能助力金龙鱼扭转当前低迷局势。对此,《投资时报》研究员梳理公司历年经营情况注意到,早在2015年时,金龙鱼就踏上调味品布局之路,多年来通过引入酱油品牌、投资成立食品工业企业、收购相关领域公司切入调味品赛道。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1年,金龙鱼又投资原广东广味源食品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调味品)。同年6月,这家公司更名为“金龙鱼金厨(广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同时股东名单里新增了金龙鱼的身影。
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
一方面,金龙鱼“食用油”生产销售商形象深入人心。提起金龙鱼,很少有消费者能联想到调味品。
另一方面,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营收规模虽不及金龙鱼,但市场占比及盈利情况已经占据优势与主动。如海天味业(603288.SH),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5.32亿元,虽不及金龙鱼同期千亿元规模,但海天味业当前归母净利润达33.93亿元,同比增1.21%,超过金龙鱼2022年全年利润。
又如梅花生物(600873.SH),营收规模从2020年170.50亿元增至2022年的279.37亿元后,归母净利润则从2020年的不足10亿元,一路增至2022年的44.06亿元,是金龙鱼同年利润的约1.46倍。
目前,在金龙鱼财报中,有关调味品的经营状况,尚未单独列示说明。
预制菜成“香饽饽”
在接连拓展其他领域的背后,或是金龙鱼出于对当前处境的忧虑,迫切希望扭转增收不增利局面。一边发力调味品领域,另一边,金龙鱼还在持续推进预制菜赛道布局。
据悉,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上各类辅料,经过预加工而制成的成品/半成品。近年来,“预制菜”概念悄然进入大众视野。随着多家企业入局,资本不断涌入,以及央视报道,逐渐带火了这一新兴产业。
今年2月,“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分析认为,这一政策加持,有望让近几年已有资本、新老玩家进入的预制菜,成为风口赛道。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由一开始的2445亿元增至419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73%。并且,艾媒咨询预计到2026年,该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破万亿元规模,达10720亿元。企业新增注册数量方面,在2017年至2020年时达到高峰期,年均新增注册量均在万家以上,而其余年份则保持在千家规模/年。
除了接连注册的新玩家,其他行业内巨头也争相入局,包括家电行业的格力电器(000651.SZ)、海尔智家(600690.SH)、美的集团(000333.SZ)等等,都试图在预制菜这个“香饽饽”行业内分一杯羹,竞争异常激烈。
《投资时报》研究员关注到,目前在金龙鱼淘宝旗舰店页面,上架了5道金龙鱼丰厨预制菜品、两种预制菜酱料及一套荤素搭配套餐,售价在29.9元至269元之间不等,但每道菜品销量仅徘徊在个位数。
日前,有投资者询问金龙鱼预制菜业务发展情况及前景,该公司董秘回复称,“目前央厨业务在公司整体产销量中占比很小,未来计划在全国多地布局中央厨房基地。”关于该业务的未来布局,去年4月金龙鱼在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中就曾提及,然而这一计划尚未施行大规模快速推进。
金龙鱼净利为何连降两年?金龙鱼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2022年已是金龙鱼增收不增利的第二年,持续推进调味品、预制菜领域布局,能否助力公司寻到业绩第二增长曲线油茅颓势还将持续到何时?益海嘉
沃尔沃 蔚来座椅供应商要上市?浙江雅虎新能源红利还能吃多久?
报告期内,浙江雅虎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均不稳定,主要产品价格、毛利率及应收账款均受大客户影响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能源危机不
自动驾驶事故谁该承担责任?百度为什么要放弃L3级自动驾驶?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地平线公司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自动驾驶与当前火热的ChatGPT不同,前者完全没有容错率,国内很可能十年后都无法真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影视生产要怎么巧用AI?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家居、制造、金融、医疗、安防、交通、零售、教育和物流等多领域。1、智能制造随着工
电动车替代品来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前景如何?
传统的燃油汽车正在逐渐被电动车所替代,而在我国,电动车已经成为了一种代表未来出行的新型交通工具。然而,随着电动车的不断普及,一些问
电子商务未来会被淘汰吗?有哪些购物方式正在崛起?
马云曾经预言,未来5到10年,电子商务将被淘汰,没有电商,新零售将统治零售市场。这个预言似乎太过夸张,但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
北京消协消费调查: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优势明显
证券时报网讯,据央视新闻,北京市...
【环球热闻】消费电子概念走高,惠威科技、雷柏科技涨停,佳禾智能等拉升
消费电子概念12日盘中发力走高,截...
环球要闻: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3% 货币和财政政策仍有适时发力空间
国家统计局4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3...
机构:2035年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有望达到90%左右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韩国市场调研...
字节跳动在香港中环扩大办公面积 租下2万平方英尺楼面
证券时报e公司讯,字节跳动已在香...
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发布...
全球滚动:俞敏洪出手!罕见超级激励:普通员工人均拿400多万!“董宇辉们”一夜暴富?
东方甄选(1797 HK)爆火后,粉丝...
开评: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 传媒娱乐板块开盘活跃
证券时报e公司讯,4月12日,三大指...
物价运行总体平稳(锐财经)
4月11日,消费者在山东烟台一家商...
环球最资讯丨华策影视等28只创业板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
证券时报网讯,据wind统计显示,4...
全球滚动:央行今日进行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证券时报e公司讯,央行今日进行70...
世界即时:中国国债期货收益指数今天发布
证券时报网讯,据央视新闻消息,中...
科创板融资余额减少4.4亿元
证券时报网讯,截至4月11日,科创...
年内大涨490%,户均赚近120万,这只大牛股收监管工作函!最新筹码集中股名单出炉
最新筹码集中股来了,3股股东户数...
世界热讯:银河证券:地产竣工端恢复持续 关注消费建材需求修复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国银河证券研...
一个四线的超市是如何做成零售巨头?胖东来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016年,河南新乡胖东来超市开业,...
绝味和周黑鸭,谁才是真正的鸭王?绝味到底比周黑鸭优秀到哪里?
绝味和周黑鸭,谁才是真正的鸭王?...
巴比馒头是如何把大家眼中的小本生意做上市的?巴比馒头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刘会平,1977年12月生于安徽省怀宁...
极兔为什么在国内快速发展?极兔如何成为快递黑马?
现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经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