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完成后,宁波海亮、安徽海亮成为融信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截至2017年中期,宁波海亮、安徽海亮持有土地总在建面积,分别为390.4万平方米和107.05万平方米。
做出如此 “割舍”的举动,令外界无限感慨;毕竟,地产业务也曾是该集团的重要板块,
海亮的地产布局,主要集中在港股上市平台海亮国际(HK:02336),以及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亮地产”)。其中,海亮国际持有澳洲等海外地产业务,海亮地产则是内地地产的承载平台。
在高周转模式的驱动下,海亮地产曾实现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的进击。克尔瑞数据显示,其2016年的销售金额为227.1亿元。
但在全国布局、快速增长的那几年,它的产品质量与工程规范屡遭质疑,各地项目频现“质量门”,引发众多维权事件。
后来,冯海良眼看行业调控渐行,容错空间变窄,决定舍弃地产。当项目逐渐被抛售后,海亮地产也随之被边缘化。截至2019年,它的业务范围,仅集中在重庆、拉萨等几个二三线城市。
该年度,依靠尾盘销售和商业自持地产出租,海亮确认房地产业务收入19.40亿元,比上年下降18.11%,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1.03%;盈利方面,其毛利率也下降了13.89个百分点。
同期,海亮地产在建项目寥寥无几,仅剩拉萨海亮世纪新城5期、重庆海宇学府江山。两者预计总投资19.66亿元,尚需投资5.03亿元。看起来,其地产业务已一片凋零。
目前,海亮集团仍在陆续抛出地产项目。今年4月,它退出了浙江海亮七大洲房地产(简称“海亮七大洲”)的股东行列。此后海亮七大洲更名为“浙江新锦海联房地产”,抹去了“海亮”的字眼。
而与地产密切相关的海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也被卖给了世茂天成物业服务集团。
现金流“冷暖”
2017年8月的某一天,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海亮教育在开盘短短5分钟后,股价涨幅就高达2万倍,公司市值一度飙升至5.4万亿美元。由此,冯海良瞬间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
后被证实,这是因人为失误,造成的乌龙指。而股价在出现异动的8分钟内,也迅速恢复正常。对此,冯海良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连用3个“笑话”,形容自己成为“世界首富”的感受。
尽管这只是个偶然事件,但也让冯海良体验了一番股市的起落。而在旗下业务的发展中,他同样“冷暖自知”。
海亮逝去的地产,只为“降低债务融资规模,集中资源发展铜加工、教育等核心业务”。但这个“愿景”,仍在经受着一定程度的考验。
乐居财经查阅年报获悉,2018年至2020年,海亮集团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91.18%、74.17%和 69.8%。虽然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仍使得该比例处在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海亮虽聚焦有色材料智造、中小学教育和健康板块,营收规模较大,但其毛利率却在逐年下降。
最近三年,它的营业毛利率分别为 2.41%、2.14%和 1.81%。期间,费用率对公司利润产生较大侵蚀,使得净利润有所下滑;而去年受疫情影响,铜加工费市场行情波动,更是让其毛利率大幅下跌。
此外,海亮集团近三年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46.98亿元、52.96亿元和62.1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8.52%、9.27%和 10.19%,两项数值均不断升高。对此,它计提了坏账准备,但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的风险。
去年,海亮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为16.37亿元,同比下降了29.66%。自身资金回流的能力的减弱,对于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海亮而言,更考验它的资金的配置与融资能力。
或许也正因为于此,冯海良才保留了旗下两家金融子公司,一家为海亮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海亮财务”),另一家为浙江海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博小贷”)。
海亮财务负责统筹整个集团的资金安排;海博小贷则在诸暨地区,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它目前是新三板上市企业,仅在今年一季度,就产生了6904.33万元的经营性现金流,这或许能为海亮集团提供输血。(曾树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