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迟雨
近期的房地产市场利好不断,继此前贷款融资“第一支箭”、债券融资“第二支箭”落地后,又迎来了一连五项优化措施。
(相关资料图)
11月28日晚间,证监会宣布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被业内解读为射出支持房企融资“第三支箭”。
市场注意到,“三支箭”不仅力度大,而且落地的速度也异乎寻常。
“第一支箭”,国有大型银行密集授信,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已向17家房企提供超1.6万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额度。
“第二支箭”,中债增进公司已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3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拟首批分别支持3家企业发行20亿元、15亿元、12亿元中期票据。
“第三支箭”,证监会刚一发布,11月29日晚间,福星股份即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拟用于房地产项目开发。截至12月1日,至少有8家涉房企业宣布拟非公开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
与“第二支箭”相比,“第三支箭”的优点在于,其不会直接增加房企的负债规模,同时又依然可以为房企融资提供充足渠道。“三箭齐发”,充分说明当前形势下,救企先于救市,而要救企,就要为房企后续融资提供一定的空间。
围绕地产业,近期为何连续出台系列重磅政策?
图源:图虫创意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迫切需要稳增长。舆论普遍认为,消费、房地产和平台经济是当前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让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的关键所在。
“三箭齐发”,市场给予了积极反应。近期房地产板块出现久违的大涨就是一个证明。
当然,不论救企也好,救市也罢,并非没有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所以,尽管射出了“第三支箭”,但证监会依然强调,募集资金须用于存量涉房项目和支付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而不能用于拿地拍地和开发新楼盘。
不难发现,“三箭齐发”,虽然力度够大,但着力点始终在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坚持“保交楼、稳民生、保稳定”。
地产业融资的阀门随政策出台而频频打开,但就房企而言,仅有输血是不够的。要想走出困境,必须把房子尽可能多地卖出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政策层面对需求端的放松与激活。目前在地产业的需求端,现实是投资、投机性需求在逐步消失,而合理的住房需求同时也在萎缩,对此不能不给予格外重视。
12月3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举行期间,高善文、钟正生等多位经济学家谈及地产业融资便利政策出台的时候也表示,目前的政策支持主要在于供给端的资金面改善,但接下来需求端配套政策也要推出。
需求端如何激活?按揭利率还有没有下降空间,首付比例还能不能再降一点,首套房认定政策能不能适时调整,这些都是政策出台前可以考虑的问题。
结合上述政策,2023年的地产业有望止跌回升。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