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在重大题材作品中见神韵、见风骨、见人心,给重大题材创作带来很大启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新文化运动到建党这段时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现代的中国跟一个传统的中国痛苦地决裂和告别的过程,这段时期有突出的复杂、丰厚,所以这个题材的创作需要非常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勇气。《觉醒年代》还原了历史语境,当时的知识分子也罢,普通大众也罢,都在为中国找出路,因为那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所以“探路者”们在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选择。

即便在今天看来是幼稚的,比如陈延年、陈乔年曾实验过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这些都在剧中给予了一定呈现。同时,剧作也让观众看到了时代滚滚向前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在《觉醒年代》中可以看到,在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在与无政府主义等十几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中,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的。

在剧情的讲述中,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反复比较,反复论证和反复实践,在同反动落后势力的不断斗争中,在是与非的甄别、血与火的洗礼中,最终信仰了马克思主义。《觉醒年代》把复杂的文化之争,深奥的思想问题,艰难的道路选择,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通过这部剧与觉醒年代的探路者同行,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真挚情感。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看来,《觉醒年代》营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尤其“在人物创作上,坚定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全面吸取了历史的营养。”《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认为,《觉醒年代》刷新了观众对中国共产党建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红船的传统认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艘红船驶来的源头是北大红楼,弥补了中国共产党在影视作品中关于这一段历史的创作空白。

有温度

堂堂正正讲我们的故事

回溯整个创作历程,《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说,“堂堂正正”这四个字是全剧提纲挈领的创作指引。2018年6月接到这个项目时,张永新实际上曾经犹豫了小半年的时间,那时候他心理上最大的忐忑是如此大的题材能不能接下来。直到张永新和制片人刘国华进行了一次四个半小时的长谈,才最终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勇气堂堂正正把这个故事讲好。

《觉醒年代》播出时,张永新在弹幕上看到很多年轻观众表达对这个戏的喜欢,而他们经常使用的话语是“我竟然也喜欢上了这么一个主旋律红色剧。”张永新说,话语中的前置词“我竟然”反映了当下一部分年轻观众的观剧心理,好像主旋律剧、红色题材剧离自己比较远,这可能是因为在此之前他们所接触的某些主旋律剧会有人物干瘪或者概念先行的问题,“恰恰这就是我们特别想在《觉醒年代》中证明的,主旋律剧离我们不远,红色题材剧可以拍得振奋人心、荡气回肠,这也是我说的,用堂堂正正的精气神把这段历史讲好,讲得富有感情、富有温度,让它有广度、有深度。”

剧中,陈独秀送两个儿子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一场戏打动了无数观众。张永新导演在这里做了一个“闪前”的设计,加入了1927年陈延年、1928年陈乔年英勇就义的画面,好像陈独秀在码头与儿子们惜别时,从远去的背影中看到了他们的将来。张永新回忆,拍摄这场戏时,他在沟通中问摄影指导,假如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所在的那块土地有感知,它知不知道在1927年到1928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吸纳一奶同胞两兄弟的鲜血?问题提出后,现场一片静默。张永新看到,摄影指导眼中含泪,导演组、助理眼中含泪,于和伟和年轻演员们眼中含泪,所有在场的演职员都被烈士的伟大事迹所深深地感动。

剧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场重头戏,是一场令编剧龙写到深夜不禁大哭的戏,也是剧组在后期影像上使劲最大的一场戏。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海河边关于建党的对话是全剧最华彩、最高光的时刻,他们的语言没有任何雕琢,而这份朴实背后的力量恰恰是最大的,它回答了建党的初心:带领穷人闹革命,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画面以油画般的质感呈现,随着陈独秀、李大钊的拳头握紧,用了多角度的速切和升格,两人手臂缓缓举起,天地间响起了圣洁的女童哼鸣声,那是《国际歌》的前奏,当“南陈北李”说出将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奋斗终生的时候,《国际歌》变奏成铜管乐队的宏大礼赞。张永新说,这样的音乐设计和场景调度都是要表达出,编剧龙在剧本里所写到的力透纸背的历史时刻。

如今,作为创作者看到满屏对《觉醒年代》的肯定,张永新感到非常高兴,非常骄傲。在他看来,《觉醒年代》的成功绝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成功,观众和网友“泪目”,更重要的原因是烈士精神的感召,是这段历史太伟大了。“这是我们作为创作者最大的幸运。”(记者邱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