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企业 > 正文

2020年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

机遇与挑战,向来是并存的。眼下,三条红线、集中供地等行业调控政策,给部分房企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但对于碧桂园这样的龙头房企而言,却是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机会。

这种因人而异的结果,源于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高低。唯有自身“体质”强健,才能在容错空间渐窄的环境中,稳步前行。3月25日,碧桂园公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与往常一样,仍是业绩向好的呈现。

去年,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统计显示,近五年,它权益销售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5%。

除此之外,它也稳定实现总收入4629亿元,毛利约1009亿元,净利润约541亿元;另有不含增值税的已售未结收入7851亿元,为未来业绩增长筑起了“护城河”。

在 “全竞提升”、坚持“一率五力”的基调下,碧桂园强调了要有“一百年一百年做下去”的心态,这使得它不断在总结中制定新的目标,以便夕惕若厉,稳扎稳打。

年报发布会上,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就披露了碧桂园的目标:未来三年每年录得10%以上的权益销售额增长,并保持各项经营指标同步增长;而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也将在明年全面实现盈利。

现金“底气”

财务的各项指标,就像一张“体检表”,一经亮出,企业 “健康”与否,一目了然。而碧桂园手中较为充足的现金流、较低的融资成本,让它有了发展的底气。

2020年,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193亿元,权益回款率达到91%,已连续5年高于90%,该指标在业内处于高位。

除了销售现金流的“落袋为安”之外,碧桂园在降负债方面,也取得成效。

年内,其有息负债总额从3696亿元下降至3265亿元,同比下降11.7%;而净负债率仅为55.6%,已连续多年保持净负债率低于70%,与百强房企94.6%的净负债率均值相比,有着较大的安全距离。

期末,碧桂园平均融资成本仅5.56%,同比下降78个基点。这样的低融资成本,是它每次发债的低利率的综合反映。据统计,2020年碧桂园共发行了7笔共计35.44亿美元海外债券,票面利率位于3.125%-5.625%区间。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今年1月5日,碧桂园成功定价发行双年期共计12亿美元债券,其中5.5年期票据票面利率仅2.7%,再创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新低。

Wind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行业海外债融资成本为8.32%;与此相比,就能大概知道碧桂园维持低利率融资的难得之处。

不过,这样的表现,并不是随意就能达成的,而是企业的品牌实力、多元的地域布局、强劲的流动性和穿越周期的能力,获得业界认可之后,才获得的“回报”。

尽管去年受疫情影响,不确定性增加,但穆迪仍将碧桂园评级逆势调升至投资级Baa3,标普也于年内将它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升至“正面”。

得益于现金回笼与大量的低成本融资,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36亿元。充足的真金白银,正是良性循环发展的根本。

城镇化的“空间”

莫斌在业绩会上直言,城镇化为碧桂园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回归一二线”“三四线空间已满”的论调,曾口口相传。然而,碧桂园却用现实中的数据证明,三四线仍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2020年全年,碧桂园共获取511幅土地,权益总代价约2100亿元。其中,就有65%的项目位于三四线城市,当期获取已开盘项目中,年化自有资金回报率大于30%的超过9成。

而按目标市场分,碧桂园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46:54,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金额仍超过五成。它目前已进驻的245个三四线城市中,84%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由此可窥见其布局市场较大的需求潜力。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

碧桂园向来明白城镇化中“都市圈”的重要性。在其新获取土地中,就有75%的土储聚焦五大都市圈。通过多元化拿地策略,碧桂园的土储权益比也逐年提升,2020年新获取权益比已达到88%。

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958个,业务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9个地级市、1350个县市级/区/县/镇。

凭借着覆盖的广度,以及扎根的深度,碧桂园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50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可支撑公司未来3.5年以上的发展。

据预计,2021年碧桂园新推权益货量约7000亿元以上,加上12月底带入的约2600亿货量,全年权益可售货量约9600亿元以上,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也就是基于此,才有了权益销售额“连续三年年增长10%”的信心。

多元的“成果”

碧桂园将自身定位为“为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目前有三驾马车,分别是地产主业、机器人、现代农业。

自2018年7月创立以来,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博智林,重点聚焦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的研发应用,并建立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全系统解决方案。

据莫斌在业绩会上披露,博智林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绝大多数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其中18款建筑机器人已投入商业化应用。

地坪研磨机器人作业中

地坪研磨机器人作业中

不久前,博智林刚刚公布了一系列建筑机器人和智能建造体系在工地的实际应用情形,让“机器人建房”即将成为现实。由此看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碧桂园在建筑机器人领域布局成果,已初步显现。

而在机器人餐饮领域,千玺机器人通过涵盖中餐、快餐、火锅、煲仔饭、粉面及单机设备为组合的“5+1”业态模式,已进军全国多个省市。截至目前,它共有80家门店在运营,分布在大湾区九大城市,共投放单机设备583台,遍布十多个省市。

现代农业也是碧桂园科技版图的重要一环。

它将加快前端种业研发,打造我国的“农业芯片”;在中端,使用“公司+基地+农户”的高效生产模式,布局科技农业;在市场端,现代农业结合“碧优选”门店,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缩短“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

据介绍,2021年碧优选将在粤、京、沪多地进行业务探索,通过多种业态模式形成全渠道销售,进而布局其他重点城市,放眼全国市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力已成为房企不可或缺的竞争力之一。围绕着地产主业,碧桂园通过科技赋能多元业务,而多元业务又反过来给“老虎插上翅膀”。这有目共睹的协同效应,将大大增强碧桂园发展的想象空间。(曾树佳)

标签: 销售金额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