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⑬】
(资料图片)
“外地的乡亲们,欢迎你们回来过年!”这些天,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县长梁高武一段热情招呼老乡“回家过年”的视频,带着厚厚乡音、浓浓暖意传遍网络。
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回家过年”可以安排上了!连日来,各大订票平台上机票搜索量猛增,其中,查询腊月廿五到除夕机票的,达到三年来最高点。
“回家过年”,短短四个字,对经历了三年抗疫奋战的人们来说,不仅仅是“回家”“过年”那样简单,它记录了三年来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抵御了100多起大规模聚集性疫情的袭击,在新冠病毒夺去全球数百万人生命的时刻,始终将中国大地上的发病、重症、死亡比例限制在全球最低水平,14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三年来,每个人都是这场战疫的主角。白衣天使、社区干部、快递小哥、志愿人员,还有亿万普通百姓……那一张张无私无惧的面孔,永远铭刻在这段难忘的岁月里。
铭记,以命相搏的最美逆行
时间回到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
新冠病毒肆虐武汉,“最美逆行者”闻令而动,最精锐的力量向风暴眼集结,最优质的资源向决战地汇聚。
“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让我去!”“我和爸妈说了要去武汉,我爸也是军人、老党员。”“我是党员,让我去!”“我没得娃儿、没得后顾之忧,派我去!”……
“号令一下达,没有一个人退缩,请战的电话、微信一个接着一个。”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政委陈宏伟忘不了那时的情景,“那是病毒最疯狂的时刻,大家抱定了以命相搏的决心!”
在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有7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专家,被称为“50后”突击队。收治患者第一天,病区副主任任小宝说:“第一天是关键,我必须守在阵地!”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老兵,我必须上!”与任小宝同岁的李琦教授也第一批走进病房。那天,他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口气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况……
厚重的防护服,让患者始终没看到那些医护人员的“真容”,但能真切感受到他们滚烫的心。“你们的名字我都存了档,我会永远记得你们!”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从火神山医院康复出院,他将一件“宝贝”郑重地贴身收藏起来——这是一张药品说明书,在它的上面,老人密密麻麻记下了医护人员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这张薄薄的纸片,见证了“最美逆行者”武汉战疫的倾情付出。
这就是中国——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迅速切断了高致命病毒的迅猛传播,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大面积蔓延。
难忘,不知疲倦的日夜坚守
2021年,德尔塔变异株来袭,疫情一度波及20余个省份。各地迅速行动起来,无数志愿者、社区工作者挺身而出,在第一线忘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命健康、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午夜,时针早已划过零点,江苏省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合流调中心江宁区办公点仍灯火通明,电话铃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丁松宁对那个时间记得很清楚——2021年7月27日2∶40。“当时,流调工作信息群一阵屏闪,上面写道:‘确诊病例王某,80岁,女性,方言口音重,记忆力较差……@联合流调二组,请接收信息!’”
“收到!”丁松宁随即根据系统提供的联系方式,拨通患者电话……“为什么对时间那么敏感?因为我一定要确保24小时内完成流调,早一秒钟,就能避免更多人被病毒感染!”
黄耀民是湖南张家界市一家中医院的医生。2021年的夏天,同样让他印象深刻。
2021年7月29日,张家界报告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00余名游客滞留于此,分别隔离在全市14家酒店。8月9日,黄耀民响应市里倡议,来到定点隔离酒店当志愿者,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为隔离人员量体温、进行核酸检测,处置紧急情况。
“黄医生,请马上到412房间,住在这里的刘女士病了。”挂上电话,黄耀民扫一眼手机屏幕:凌晨2∶30。他迅速穿上防护服,来到隔离者房间。
“我心慌、胸闷,四肢麻木……”经过听诊、问询,黄耀民发现刘女士身体并无大碍,只是曾经遭遇车祸留下了后遗症,一紧张就会出现这类症状。这次,是因为被隔离后思虑过重犯了病。经过心理疏导和按摩治疗,刘女士的症状明显缓解。当湿气蒙住了护目镜,黄耀民才发现,全身衣服已被汗水浸透。再看一眼时间,已近4∶00……
人性的伟大往往蕴藏在一件件平凡小事中。爬楼、敲门、扫码、登记……看似一“扫”而过的背后,是无数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的辛劳与付出,是许许多多普通民众的严格自律、积极配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珍藏,无微不至的生命守护
疫情波澜起伏,总是猝不及防。谁能想到,2022年,奥密克戎变异株席卷全球。
3月初,奥密克戎突袭吉林。寒风席卷漫天飞雪,吉林,迎来与病毒的正面交锋。
彼时,普通航班锐减,全国各地的支援包机却一架接一架落地长春。像每一次“会战”一样,辽宁、陕西、山西、湖北……10多个省份、近5000名医护人员星夜兼程,驰援吉林。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队长韩建峰刚刚在西安抗击完德尔塔,又带领135人来到吉林迎战奥密克戎:“再难再累,也要帮吉林扛过去!”
“哇”的一声啼哭,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里,一名婴儿顺利降生。吉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高嵩对那天记忆犹新:“40多天前,怀孕36周的待产妇王某和丈夫确诊新冠肺炎入院。住院第4天,她突然出现羊水破裂。”
在“红区”做手术,如何能避免婴儿交叉感染?冒着自身被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开启了一条无缝对接的“三区两通道”——第一时间将婴儿放入准备好的密闭保温箱内,迅速从“红区”产房送至半污染区,接着将婴儿转移至第二个密闭保温箱内,转交给“绿区”新生儿过渡病房的医护人员……
类似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士王梦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在她的身旁,集中了方舱中的高龄患者。“他们是需要吸氧的老人,每隔半小时到一小时测一次血氧饱和度,低于95%就要吸氧,低于90%则要采取面罩吸氧等措施。”。
“我们把他们安排在离护士台最近的地方。照顾他们,就像是我们自己家的老人!”王梦婷动情地说。
用生命守护生命!三年来的日日夜夜,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
(本报记者崔兴毅)
世界快讯:战疫的力量,是每一点平凡的汇聚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⑬】 “外地的乡亲们,欢迎你们回来过年!”这些天,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县长梁高武一段热情招呼老乡“回...
速看: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海南自贸港:海关监管创新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华社海口12月8日电题:海南自贸港:海关监管创新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华社记者吴茂辉 “要不是及时接受创新技术治疗,我可能就...
《央视财经评论》:各地加力拼经济 企业组团“出海忙”
(央视财经《央视财经评论》)临近年底,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福建、海南等多地纷纷组团出海抢订单,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
当前热点-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9日14时35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捷龙三号遥一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
天天看热讯:北京昨日新增1185例本土确诊病例 148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2月8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1185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488例无症状感染者(含19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新增1例疑似病例,2464例隔离观察人员
前三季度河北沿海港口新建项目开工率达71% 创近年来的新高
从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获悉,前三季度,河北沿海港口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 8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87 5%,圆满完成投资计划任务。计划内建设
天天简讯:西安三星半导体:2022年产值将破千亿元 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
跻身前五 上汽集团中东市场捷报频传
12月9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
11月份CPI同比上涨1.6%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11月份,...
焦点热门:中欧(沈阳)班列开行首趟冷链专列
日前,中欧(沈阳)班列首趟冷链专...
天天精选!1-11月上汽销售476.6万辆 冲刺海外市场、新能源“双百万辆”
上汽集团最新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
视焦点讯!中国石化:前11月中沙延布炼厂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8日发布消息...
【全球时快讯】中远海运集运:积极发展数字化供应链 提供优质延伸服务
11月30日,上汽集团MG汽车在土耳其...
远程品牌焕新升级,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将深化新能源变革
7月29日,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迎...
今日热议:“我们对推动沙中旅游合作充满信心”——访沙特阿拉伯旅游大臣艾哈迈德...
“中国市场对于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
世界头条:标普维持吉利控股及吉利汽车“BBB-”评级 看好吉利电气化转型
11月21日,标普确认了浙江吉利控股...
每日报道:中阿绿色转型合作方兴未艾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拥有各自不同的资...
世界信息: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二
据“中国信通院CAICT”公众号12...
德国10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1%
德国联邦统计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世界看点:安徽: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5%以上
安徽省人民政府12月7日消息,安...
快讯: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多措并举稳增收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社区工厂以“助...
一派丰收景象 邯郸一年两熟示范田实现了两季高产
10月11日,在邯郸市魏县前大磨乡爱...
河北:到2025年宁晋县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
这是我们刚设立的‘跨区通办...
深圳市开展“光明科学城工匠”评选活动 最高奖励50万元
继9月出台《技能光明行动实施方案(...
今年以来张家口市新备案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
近日,张家口市科技局制定了《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