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2月8日电(记者 缪超)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县城往东两公里,镶嵌着璀璨的高原湖泊——异龙湖。异龙湖不仅养育了石屏人,也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菜腔”就发源于异龙湖畔。
【资料图】
民歌大观第五期“海鸥飞处彩云飞——云南原生经典民歌分享会”将于12月9日18:00在中国新闻网直播,并有十余家海外媒体支持。届时,国家一级演员、海菜腔传承人传唱人李怀秀、李怀福姐弟(彝族),将与众多云南民族音乐人一道,为全球网友带来一场别具民族特色的“云上民歌盛宴”。
这已不是李怀秀、李怀福第一次向世界展示彝族“海菜腔”的独特魅力了。过去十多年里,他们带有云南山野之风的原生态歌声,曾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美国肯尼迪中心……
12月7日,正在加拿大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由李怀秀、李怀福演唱的“海菜腔”悠扬高亢、热情欢快,响彻蒙特利尔会议中心,令全球嘉宾沉浸其中,让世界听到看到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图为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为民歌大观彩排。 康平 摄“如果没有‘海菜腔’,今天的我可能在砍柴、割草、烤烟……过着平静的农村生活。”李怀秀告诉记者,她出生在哀牢山脚下的一个贫困山村巴窝麻栗树村。儿时,李怀秀喜欢唱歌,“小时候,我跟外公外婆、妈妈学歌。每天砍柴、割草、烤烟等这些农活干完后,唱着欢快的山歌,就不觉得累了。”
上世纪90年代,哀牢山是片封闭闭塞的山区,那里的人们生活条件艰苦,但常在田间地头载歌载舞为乐。随着电视和互联网进入大山后,当地年轻人纷纷迷恋上时尚的流行歌曲,当地传统歌舞“海菜腔”“烟盒舞”等逐渐被视为“老土”,被年轻人所抛弃。
倔强的李怀秀发誓要转变他们的观念,她认为“海菜腔”“烟盒舞”是彝族的文化瑰宝。于是,她开始跟着后宝云、施万恒、阿家文等老师学习“海菜腔”。1993年,知名音乐家田丰来到云南,为抢救、挖掘和传承云南的民族艺术,自费办起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李怀秀成为众多学生中的一员。
从此,李怀秀不但熟练掌握“海菜腔”,还学习了滇南四大腔中的“山悠腔”“四腔”“五三腔”和云南其他民族的歌舞及民族手工艺。后来,田丰身患重病住院治疗,李怀秀接过了传习馆的接力棒,面向云南全省招收新生,弟弟李怀福就是她的第一批学员。
李怀秀说,“我刚到传习馆时,弟弟在读书。在来信中,我发现他非常喜欢流行歌曲。这让我很担心,于是我便经常给他写信,让他爱上自己民族的艺术。我自己弹唱‘海菜腔’,并用录音机录下来,连同一把四弦琴寄给弟弟,让他在家学唱。今天看来,我当初的努力没有白费,弟弟也很争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弟俩曾获得第十二届CCTV青歌赛“原生态唱法金奖”,并作为中国原生态民间音乐代表,出访四十多个国家做文化交流演出,将“海菜腔”传唱世界。
多年来,李怀秀继承田丰的衣钵,与弟弟一起扎根云南,办传习所致力于海菜腔、烟盒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将云南各地优秀的非遗传承人请到传习所教学,还将学生送到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身边学习正宗的传统文化,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传承人。
他们的传习所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州各级各类演出近百场次,培养了海菜腔、烟盒舞、酒歌、民歌、花腰歌舞等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专业人才1200多人。
“‘海菜腔’频频唱响国际舞台,证明了民族音乐艺术并不‘土’。”如今,李怀秀回到她的村庄看到,年轻人、小孩子又喜欢上了民族歌舞,海菜腔、烟盒舞又出现在田间地头。(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