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贺岁档”在内地已逐渐被“春节档”取代,但这一概念在其发源地香港依然备受欢迎。在因新冠疫情“断档”许久后,今年香港“贺岁档”的反弹令人瞩目,《毒舌大状》《超神经械劫案下》等多部影片票房大卖,大量观众涌入电影院的同时,更期待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典贺岁片的黄金时代。
整体大盘向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许多香港观众来说,覆盖春节假期的贺岁档与春节档类似,在假期观看明星云集、热热闹闹的贺岁片是一种传统。但2021和2022年春节期间,疫情导致影院等聚集性场所被临时关闭,直到今年才恢复常态。雅虎网站称,“香港观众连续两年没看成贺岁片,但没想到《毒舌大状》一上映就以叫好叫座之势,一洗疫情前港产贺岁片水准不济的颓风,不断打破纪录。”
大年三十上映的《毒舌大状》,一举打破多项票房纪录,首日票房高达350万元(港元,下同),成为港产贺岁片开画票房历史第一,5天票房超3000万,是史上最快突破4000万票房的港产片,雅虎网站感叹:“连好莱坞超级大片都难以做到”。《毒舌大状》带动下,今年香港贺岁档整体大盘向好,本土观众观影意愿强烈,21日至24日累计票房收入突破5000万。
截至29日,另一部贺岁喜剧片《超神经械劫案下》也获得1100万元票房,甄子丹主演的古装武侠片《天龙八部之乔峰传》、日本动漫《灌篮高手》剧场版以及好莱坞科幻大片《阿凡达2》也有不错表现。
据香港中通社统计,香港电影院2020年关闭163天、2021年关闭48天、去年也有104天,“如今随着社会逐步进入后疫情时代,各项防疫措施解禁,电影产业至暗时刻已经过去,港产电影从去年屡破票房纪录,贺岁档重振旗鼓并不意外”。
“喜感”和“爽感”
由香港笑星黄子华主演的《毒舌大状》上映前就备受关注,去年他主演的《还是觉得你最好》(又名《饭戏攻心》)不仅以超6000万元的票房成为香港影史最卖座喜剧,在内地上映后也大获好评。
《饭戏攻心》原是主打2022年贺岁档的家庭温情喜剧,但因为疫情不得不推迟到9月,最终凭借黄子华的喜剧天赋和平民视角打动观众。今年的《毒舌大状》却是一部“非典型贺岁片”,片中虽然也有代表性的幽默表演和不羁人设,但剧情上还是基于严肃的律政戏,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毒舌大状》讲述黄子华饰演的律师林凉水,为了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决心为受冤的被告翻案,甚至硬怼权势家族。在《大公报》等港媒看来,《毒舌大状》没有传统贺岁片嬉嬉闹闹的套路,黄子华的表演较为收敛,但也足够痛快,观众得到了期待的“爽感”。此外,《毒舌大状》已确定2月24日在内地上映(更名为《毒舌律师》),届时内地观众也将感受到这部香港贺岁档冠军的“喜感”和“爽感”。
相比之下,香港贺岁档第二卖座的《超神经械劫案下》更趋近于传统的香港贺岁喜剧,解款员与劫匪间阴差阳错的笑料,就是为了让观众在过年期间“爆笑一场”。不过,对于内地观众来说,这种“无厘头+恭喜发财”的港式趣味,已经是录像带时代的记忆,新一代年轻人并不一定能够接受。
香港中通社称,“贺岁片”这一概念上世纪在香港诞生,1937年大年初三上映的《花开富贵》首映票房大破纪录,电影公司由此开始在春节放映“好意头”喜剧,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巅峰期,明星云集的贺岁片更是创造黄金档期,《八星报喜》《家有囍事》这些经典贺岁片迄今仍是香港各大电视台逢年过节反复播放的合家欢作品。
“香港不能只看美国电影”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香港电影产业步入沉寂,港产贺岁片也因为缺乏新意不再受欢迎,谷德昭、黄百鸣等香港电影人北上合拍的《家有喜事2009》等片也遭遇水土不服,倒是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作品打响国产贺岁片的名头,成为如今春节档的雏形。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饭戏攻心》《明日战记》等港产电影迎来本土大卖,港产贺岁片也焕发新生。“《毒舌大状》的票房节节上升,正说明香港贺岁档渐入佳境”,香港《大公报》在为香港电影市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呼吁加大引进内地电影。报道称,在内地大卖的电影竟然没有一部在香港上映,本地观众想看也看不到,难掩失望。香港不能只看美国电影,无视内地电影,百花齐放才是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应有之义。
《大公报》称,科幻片《流浪地球2》、悬疑片《满江红》、谍战片《无名》和国产动画《深海》叫座又叫好,许多港人表示十分期待。如果这些电影在香港同步上映,肯定能给香港观众增添节日快乐。
在港媒看来,如今内地电影质量上乘,类型丰富,同样适合香港观众的胃口,“希望未来在同步引进内地乃至其他地区优秀电影方面,有关方面能够再加把劲,让香港‘东方荷里活’的招牌更闪亮。”
标签: 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