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兔从哪儿来?
外源传入的可能性更大
虽然已经知道目前最早的兔形玉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青铜兔尊出现于晋代,但是中国的兔子究竟从何而来?在近日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吕鹏告诉记者,目前,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
(资料图)
中国的家兔起源说法不一
在目前全国数百处出土动物遗存的遗址中,发现有兔子遗存的遗址有79处。从地域范围来看,全国范围大都分布有出土兔类遗存的考古遗址。这些遗址东起山东,西至新疆和西藏,北起黑龙江,南到广东,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从时间跨度来看,这些遗址多为新石器时代,也有夏商周三代和汉代。”吕鹏说,关于世界范围内的家兔起源,学界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家兔的祖先是穴兔,“从骨骼形态上看,家兔头骨与穴兔极为相似;从基因学角度来讲,穴兔和家兔具有遗传联系性,而穴兔和野兔交配不能繁殖;从地理分布情况而言,野生欧洲穴兔的最初分布区在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南部地区,而家兔驯化最早起源于距今500年前的法国;从生态习性看,穴兔和家兔具有挖掘洞穴的习性。”
但是关于中国家兔的起源,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其观点大体可分为本土驯化说、外来传入说、本土驯化加外来传入说等三类。”吕鹏说,我国的兔科动物基本上全为兔属动物,另有罕见的粗毛兔属动物,均为野生动物。我国没有野生穴兔属动物。
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中,吕鹏认为中国家兔以外源传入的可能性更大。“家兔的野生祖先是穴兔,但是中国没有任何穴兔遗存出土,可认为中国家兔是以外源传入为主。”吕鹏解释道,虽然中国明代以前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兔子的记载,考古也发现有兔笼、兔苑等约束兔子的设备和处所出现,但是兔子主要是狩猎娱乐的对象,人类对兔子的控制和利用非常宽松,因此可认为文献所载的多为野兔。
“中国野兔不适合被驯化,它们在饲养条件下难以繁殖,胆小却桀骜不驯。中国家兔品种多在明代引入,以欧源兔为主,也包括亚源兔,”吕鹏补充道,“当然,中国先民也驯化和饲养了喜马拉雅兔等品种。”
我们现在常见的白兔,在历史文献中是作为瑞兽出现的,古人将其视为国泰民安、敬老长寿的象征。“从动物学角度而言,此类白兔可能是得了白化病或者在特定季节换白毛的野兔,并非是驯化而成的家兔。”吕鹏说。
白兔被视为祥瑞之兆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兔与月相有关。”吕鹏说。屈原在《楚辞·天问篇》写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此时,兔子已经与月亮有了联系。西汉时,也已经有了月亮、兔子与蟾蜍结合的传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文帝时期长沙国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一号墓的墓主为利苍的妻子,其棺盖上覆盖着一件“T”型帛画,画幅左上方就有蟾蜍与兔拱围着一弯新月的图像。
除此之外,汉墓画像石中也常出现月亮和兔子、蟾蜍的形象。在山东嘉祥宋山4号祠堂东壁的东汉画像石中,出现了两只兔子捣药的场景。隋唐以后,玉兔得以独享月宫,成为月亮的代表。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在《齐王进玉兔表》中有“以月中有兔,故云月德”之句。此后,诗词文章中将月与兔相连,最著名的当属唐李白的《古朗月行》:“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提到民俗中的兔子,就不得不提到兔儿爷。兔儿爷是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中秋时节流行的民俗风物,是家兔的神话形象。以往,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后来兔儿爷就演变成了孩子们的玩具。2014年,泥塑(北京兔儿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吕鹏告诉记者,如今常见的白兔,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兆,用以歌颂君主勤政爱民。历代史书中关于进献白兔的记载不胜枚举,例如《宋书·符瑞志》记载:“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九月,南越献白兔”“章帝元和中,白兔见郡国”等。同时,白兔也是长寿和敬老的象征。《抱朴子·内篇》中曾经记载:“兔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宋书·符瑞志》也有这方面的描述:“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标签: 遗传联系
环球动态:中国的家兔从哪儿来?外源传入的可能性更大
“家兔的野生祖先是穴兔,但是中国没有任何穴兔遗存出土,可认为中国家兔是以外源传入为主。“从动物学角度而言,此类白兔可能是得了白...
甘肃各地办文化“流水席” 邀众乐享“非遗年”
图为1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内,游客参观泥制兔儿爷文物图。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8日披露,春节假期,甘肃接待游客10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
播报:记者亲历江南小镇:疫情淡去,人气回来|新春里的中国经济
《科创板日报》1月27日讯(记者徐红)地处江苏最南端的丝绸小镇盛泽,是江南有名的六大古镇之一,丝绸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代与苏州、...
【世界聚看点】万凯新材2022年业绩预增 借助收购事项推进重庆万凯扩产效果待检验
《电鳗财经》刘云峰 文近期,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凯新材”)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2022年度营收与净利润均将...
世界最资讯丨古诗里的“春节”
古诗里的“春节” 古诗里的“春节” 闵卓 由于古人采用的历法是农历,也称阴历,所以古人过的元旦实际上是如今的“春节”。不...
每日热闻!《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美食中品诗人五味人生
26日晚首播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期“寻味”,分享诗人品尝美食的喜悦,细品诗词与人生中的千滋百味。观众也跟随着现场的集体朗诵...
【环球热闻】柬埔寨迎来疫情后首批大规模中国游客
1月27日上午,柬埔寨西哈努克港...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2年全国...
2022年汽车出口超300万辆
2022年,我国车企出口竞争力持续增...
自由贸易协定商务应用指南发布
中国贸促会近日在京举办《自由贸...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6%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社...
天天时讯:全球连线 | 春节档多国喜迎中国游客 “旅游的春天到啦”
“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咖喱肉...
春节假期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达15.6亿元
今年春节假期,海南离岛免税消费持...
环球最新:大连:起步即冲刺 24个大项目节后首日开工
28日,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区的海水制...
世界视讯!全球连线|中国文化借春节“东风”在墨西哥打出深度与广度
22日农历兔年大年初一,在墨西哥首...
环球要闻:外媒:中国为经济提速做好准备
随着中国在调整防疫措施后恢复经济...
比尔·盖茨:“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
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23日...
每日快报!外媒:世界期待搭上中国经济发展“快车”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的数据显示,...
世界速递!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开行中欧班列超500列
1月27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
今日视点: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消费平稳增长 出行旅游恢复较快
国家税务总局27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
英媒:中国“报复性消费”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希望
对于需求受到压抑、消费者在中国果...
环球微头条丨元宵夜将迎来年度最小满月 2月里这些天象值得期待
今年年度最小满月将出现在元宵节后...
每日看点!“洋女婿”史提夫中国过年趣事
最开始他们在陕西西安工作,这期间...
国韵新生,爆款游戏“出海”,“带火”非遗文化
当下,爆款游戏、网络小说、数字艺...
00后女孩传承醒狮文化
00后女孩传承醒狮文化 00后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