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如果说企业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已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对中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品牌培育、竞争力提升等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话,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则仍然处于洼地状态3.9%的产业化率,预示着高校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还躺在书架上、实验室里、老师的奖金和职称中,没有能够真正造福于企、造福于民、造福于国家,很大程度上,还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信息的泄漏,甚至成为其它外国企业的发展利器。
要知道,在发达国家,高校发明专利是技术进步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充分利用好高校的发明专利,对于企业发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能够占领科技制高点,有效发挥高校在技术发明、专利申请等方面的作用,是最重要的方面。即便是企业的发明专利,很多也是高校共同参与的,是高校与企业联手的结果。如果没有高校的参与,美国的科技实力就绝对不可能达到目前的水平,也不可能具有如此强大的科技竞争力。
美国高校的发明专利产业化,主要源于美国国会1980年通过的《拜杜法案》,《拜杜法案》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让大学、研究机构能够享有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从而极大地带动了技术发明人将成果转化的热情。正是《拜杜法案》的实施,让美国高校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由法案实施前的5%,一下子疯升到80%,目前,仍然保持着50%的水平。
想一想,高校每年数以万计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超过了50%,其带来的技术能量和经济效益将是多大,真的无法想象。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21年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达159万件,居于首位,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美国(逾59万件)和第三位的日本(逾28万件)。2022年的数量更多,与排名二、三位的国家的差距也越拉越大。这其中,高校是最主要的专利申请主体。可是,高校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如此之低,又怎么能够有效发挥发明专利的作用呢?
这也意味着,加快高校发明专利的产业化,已是迫在眉睫。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高校的发明专利,推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品牌培育和竞争力提升,特别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压中国企业的关键时刻,让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更能有效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提升发明专利的实用价值。因为,高校的发明专利不能产业化,就意味着各种科技投入都是无效化,是浪费科研资源。而在科研成果不能产业化的情况下,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也不会把时间和精力真正放在高技术、好成果、能够产业化方面,而是把重心放在评职称、拿奖金、用经费方面。
更重要的是,没有高校发明专利的支撑,中小企业的发展就很难取得大的突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难度也会更大。恰恰是,专精特新企业在发明专利产业化方面,要远强于其他企业。数据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了65.3%,比我国企业平均水平高出了17.2个百分点。如果高校能够推一把,不仅专精特新企业会发展更快更好,而且会诞生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那么,中国有关方面能否研究思考一下,出台我国鼓励高校科研工作者主动提高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的相关制度和法律呢?能否也学习借鉴美国的《拜杜法案》,让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者,也能在科研成果方面享受更多权利,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至少,可以在股权改革方面,给科研工作者一些特殊政策和待遇,允许发明者在相关发明专利的产业化中,持有一定股权,或者,产业化后产生的效益,高校也能参与分配。同时,对高校的发明专利产业化,在职称评定、奖金分配、科研经费安排方面,制定一些具体政策。没有实现产业化的成果,有效降低其在职称评定和奖金分配中的权重,科研经费安排也要从紧。产业化率高、效益好的成果,则有效提高其在职称评定、奖金分配中的权重,科研经费安排也优先。如此,可能会对高校科研工作者产生正面导向作用,对更多的优秀学生参加基础研究等也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是基础研究领域的优秀学生纷纷转向金融等高收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