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本报记者方非摄
14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始预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被称为上世纪初中国学术“四大发现”的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类文物文献中的精品共249种、382件,首次走出各自的收藏保管单位荟萃一堂。近3000平方米的大规模展览,凸显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带领观众开启中国学术发现之旅,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在展览预展开启同时,国图与京港地铁联合推出M地铁·图书馆公益文化项目“探寻文明的印迹”。乘客从国图地铁站E口进入,可看到20世纪初古文献“四大发现”文物仿制品11种。京港地铁沿线的地铁灯箱、步梯等也将呈现精美文物海报,为乘客带来独特的观展体验。
(资料图)
甲骨上有虎兔象形文字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甲骨发现于120多年前,使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商代被证实为信史。此次展览的殷墟甲骨专题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展厅,展出展品50种54件。
甲骨文中有不少象形字,亮相展览的龟腹甲残片甲骨2174上就有“兔”字象形。这个字清晰显现出兔子的前后腿和小短尾等,生动传神。这片甲骨记载了商王田猎,猎获麋鹿和兔的事情。而隔壁展出的牛甲骨25282上则有清晰的老虎形象,为虎年岁末兔年岁初前来观展的观众增添观赏乐趣。
牛甲骨5509上的内容也很特别。它是有关商代日食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载之一。这片甲骨进行的占卜发生在日食前26天。国图藏品显示,在这次日食前一个月内,人们曾针对日食做过多次预测性占卜,显示出古人内心的巨大波澜。
居延汉简直接记在树枝上
居延汉简是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大部分是汉代边塞屯戍档案文书,一小部分为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生动展现了汉代居延戍边吏卒的工作生活面貌。此次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六展厅内的居延汉简专题,展出展品81种、155件。其中甘肃简牍博物馆馆藏共73种147件,含原件48件、仿制品99件。
就地取材是我国古代简牍的特征之一。居延汉简最主要的载体就是红松木。而展品中最大的当属“侯史广德坐罪行罚檄”(仿制品)。它是一截近一米长的树枝,树枝两面削平写字,记录了侯史广德玩忽职守并被责打五十大板的事情。简牍上的文字多数少而精,但也有“啰唆”的。1973年出土于肩水金关遗址的3枚木牍组合起来是一则完整的通缉令,共有528个字,通缉一位叫“丽戎”的罪犯。这份通缉令由丞相府、御史府联合发文,经张掖太守、肩水都尉、属下各部、燧层层转达执行,反映了汉代的行政管理及文书制度。
敦煌遗书折射中古历史
敦煌遗书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此次展出的49种、50件展品,均出自国家图书馆。由敦煌研究院提供的数字壁画使整个展厅别具一格。
此次展出的海内孤本吐蕃统治时期(8-9世纪)写本《李陵变文》,是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吐蕃占领沙州后,汉志不灭的沙州人呕心沥血之作,寄托了沙州人痛苦、哀怨、愤懑、不甘的情感,启功先生曾整理校录。
展览上亮相的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写本《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因经文本身宣扬护国佑民思想而受历代统治者重视。写经本身也体现出自幼亲近佛教的隋文帝对佛教的格外尊崇。
明清档案揭秘康熙帝遗诏
明清档案是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典籍博物馆第八展厅的明清档案专题,展出展品69种、123件,其中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就有64种117件。
最能勾起人们探秘欲望的展品当属写于1722年的康熙帝遗诏。在这份遗诏中,康熙帝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统治经验,并在最后写明由四皇子胤禛继承帝位。这件档案因关乎“雍正帝即位之谜”而备受关注。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展品是明崇祯七年(1634)由徐光启和汤若望共同参与绘制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仿制品)。这组由8幅图组成的星图,色彩鲜艳、精美异常,2014年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