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7%至10%(1至11月份)的涨幅。
《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虽然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随之出现的消费增长抬高了旅行、药品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但中国不会面临美国和欧洲在疫情及俄乌冲突后出现的报复性通胀。
文章称,从货币政策角度看,由于中国去年的年通胀率只有2%,远低于政府预计的3%的通胀上限,这意味着中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不太可能面临其他国家央行那样的加息压力。
【资料图】
文章指出,中国央行在2022年下调了贷款利率,并向银行和企业提供了数十亿元的低息贷款,这一宽松政策与美联储牵头的全球央行大举收紧货币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援引经济学家分析认为,中国的通胀不会像许多其他经济体重新开放时那样飙升,这其中有多重决定因素,如中国消费篮子的构成、国民适度的超额储蓄习惯、充足的国内商品供应、灵活的劳动力等。
雅虎财经报道分析称,中国不断改善的通货膨胀数据表明,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确实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可能预示着今年最终会出现更大的复苏。
报道还称,随着刺激措施的效果显现,以及政府出台相关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经济将会受益。
雅虎财经报道截图
《南华早报》发表评论文章称,预计中国国内需求将大幅增长,经济将迎来复苏。
文章称,有些人认为,中国需求反弹将推动全球另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此等担心并无必要。因为市场应该认识到,中国经济复苏将更多地由消费和服务推动,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有限。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指出,低于预期的通胀水平为政策施展提供了充足空间,中国得以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支持消费的财政政策。
报道还注意到,在资本市场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中国清洁科技股独占鳌头。
《福布斯》杂志报道截图
同一天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上年上涨4.1%。
路透社日前发布的一篇文章注意到,中国生产制造商和工业所需投入的几个子行业的产量已经升至创纪录或多年高点。
截至去年11月,中国原油精炼商和铜、铝、镍和锌等有色金属生产商已将产量提高至多年来创纪录高点;此外,乙烯、聚合物、树脂、硫酸和纯碱的生产商自去年底以来也大幅提高了产量,这些材料通常被用于制造电子产品、机械等。
文章指出,如此广泛的关键行业的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会在产业供应链上产生更多的消费和支出,从而促进经济恢复运行。
路透社报道截图
编译丨林维 杨楠 李琳
签审丨蔡耀远
监制丨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