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五部门:2025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

一个自然保护区挂多块牌子,既叫风景名胜区,又叫旅游区、地质公园等。保护区内部还有大量的城市和建制乡镇建成区,生态空间和生产生活空间相互挤压。这种自然保护地的乱象将得到彻底整治。

3月17日,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下称《建设规划》)确定,到2025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到2035年,自然保护地布局进一步优化,总面积占比稳定在陆域国土面积的18%以上。

“2018年机构改革后,由林草部门统一保护监管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原则上只保留一块牌子。”3月18日,国家林草局有关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利用矛盾问题突出,这是多年来我国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建设规划》介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自然保护地人地矛盾冲突问题较为突出。自然保护地内有大量的矿业权,矿产资源开发与自然保护地基本定位存在矛盾冲突;自然保护地内航道航运等水域活动与水生生物分布区域交叉重叠。

《建设规划》还指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受原有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影响,我国自然保护地缺乏统一协调的顶层设计,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分别设立,导致全国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不科学、不系统,功能定位不明确、不协调。同时分头划定也造成全国49.8%的自然保护地间存在空间交叉重叠。

同时,《建设规划》表示,我国自然保护地和濒危物种多分布于边远落后地区,建设投入有限,保护管理能力明显不足;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较快增长以及缺乏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致使我国天然林面积减少、湿地萎缩、草地退化,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野生植物原生境受到严重干扰、蚕食、割裂和破坏,栖息地孤岛化、片段化和功能退化等问题严重。疫源疫病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保障能力不足。

基于这些问题,《建设规划》提出,在国家公园内,妥善调处矛盾冲突,平稳有序退出不符合国家公园管控要求的矿业权、水电站等项目。对核心保护区内保护价值高的集体土地,在充分征求其所有权人、承包人意见的基础上,优先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规范流转,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一般控制区内依法实行特许经营。

参与编制《建设规划》的有关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合理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能够为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社区及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有助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