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面对坚定不移、一丝不苟的“零容忍” 在利益面前无能自控的意欲铤而走险者

当叶飞爆料有人以市值管理之名搞市场操纵的时候,有人将信将疑,有人知道确有其事,但也表示处理起来其实不容易。据当时的一篇报道,有不愿具名的券商高层就称:“把一个业界一直在台面下的事突然端到台上,坏事干多了觉得都是常规操作了。现在困难的是如何取证,市场操纵认罪的关键是证据。”现在看来,这位业内人士是多虑了。

7月23日,证监会通报了“中源家居”“利通电子”等股票价格操纵案的调查进展:经查,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史某等操纵团伙控制数十个证券账户,通过连续交易、对倒等违法方式拉抬“中源家居”“利通电子”股票价格,交易金额达30余亿元,相关行为已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涉嫌构成操纵市场犯罪,多名主要涉嫌犯罪人员也已被抓捕归案。

仅仅过去两个月,当时被认为取证困难的伪市值管理案基本水落石出——市场监管部门以及相关执法机构的行动本身其实已经说明,在大数据时代,取证其实不是问题。这一次,一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零容忍”的监管部门,给“零容忍”又增添了一条更加清楚明白的新注脚:“零容忍”不是忍无可忍,而是一点儿都不忍,只要有违法犯罪线索,就一查到底;只要你干的是违法犯罪的勾当,不管打着什么样的旗号都不能忍。

值得一提的是,客观上,监管部门也又一次给“市值管理”正了名。据报道,证监会发布的2016年、2017年和2019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中,均有借市值管理之名行操纵股价之实的案例。据了解,市值管理是一个管理学名词,意为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2014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令人欣慰的是,当监管部门强调将紧盯伪市值管理的时候,市值管理其实就已经是清者自清了。

面对坚定不移、一丝不苟的“零容忍”,市场上那些在利益面前无能自控的意欲铤而走险者,是该好好掂掂自己的斤两了——即便是拉大旗当虎皮,也时时刻刻会被拆穿的。(深圳商报财经)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