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京举办“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第二次工作会议暨房颤中心建设北区启动会”,进一步推进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设立的“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项目(CDQI)”实施。
2个目标!持续提升临床与研究能力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胁国民健康的重要健康问题,国务院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已明确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纳入15个重大专项行动之一。随着医学发展,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加强诊疗规范化等有待进一步改善的现状。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郑超颖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体系,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CDQI项目自去年11月22日启动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房颤中心等的建设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并于今年6月在线发布一系列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流程。
CDQI项目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表示,CDQI项目通过长期、系统、阶梯式的整体规划,“各级、各界”联动,推出一个面向全国、信息共享、分级诊疗和区域协同并举的心脏病救治新模式。
据介绍,CDQI有两大目标,一是建立心血管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改进平台。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建立医疗服务自学习系统,摸索一个良性循环的医疗服务能力改进模式;二是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平台,进而推动我国心血管界开展和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的临床注册研究,同时为医疗政策和医保方案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5大中心!落实细则评估反馈再提升
CDQI项目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唐熠达教授介绍了CDQI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工作进展,他表示, CDQI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开展,面向全国,致力于全面提升全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建立全国联动、数据和能力共享的多层次心血管疾病专科中心服务体系,搭建全国心血管诊疗大数据平台,建立标准化的多机构、多学科协作机制,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多维度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
CDQI项目的第一步,是推动落实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第一阶段主要包括高血压、胸痛、房颤、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五大中心)的建设。通过长期、系统、阶梯式的整体规划,以合作、共建、互助等个性化的形式,建立覆盖全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的标准化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杜昕教授介绍了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规划。CDQI将借助先进的医疗信息技术手段,如“自然语言处理”等,从现有的医疗“数据仓库”中抓取有效数据,实现多源异构医疗数据智能融合,帮助各单位加强数据的管理和质量提升,服务和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并有机会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课题。
3000+医院!公益共赢打造学科发展宏图
据悉,CDQI项目自启动以来,截止目前,全国8个省市共计507家医院已提交预申报、312家医院已注册CDQI专病中心。吉林、黑龙江等省的胸痛中心建设已经率先启动;今年8月底,房颤中心建设南区在广州成立;CDQI项目还深入基层贫困地区,比如河南汝阳,扶持当地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的建设,受到当地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此次大会上,CDQI国家标准化专病中心的各主任、秘书长,为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力衰竭中心、心脏康复中心五大专病中心已申报并通过审核认证的建设单位、示范中心和卓越中心(心脏康复中心评定等级为“建设单位、心康中心、示范中心”)举行授牌仪式。
另外,此次会议也标志着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北区的启动,不久后,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东区也即将在杭州落地。将与此前启动的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南区一起,加速推进国家标准化专病中心的运转实施。
据悉,未来五年,CDQI计划建成500家卓越中心、2000家示范中心和3000家建设单位,紧跟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动态,联合心血管学界专家,不断优化心血管专病能力建设标准,大力提高心血管临床诊疗和研究水平。
(记者 杜丁)
标签: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