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8日至今,已经退休的全国劳模、普陀区桃浦镇社区老书记杨兆顺,主动请缨去一线抗“疫”,一天没有回过家。
今年65岁的他,本该享受安稳的退休生活,却在疫情来临时,背起行军床、脚踩小三轮,开启了抗疫“游击”的“南征北战”。他说:“年龄退休了,但党员身份永不退休,我就一个目的,为党分忧!”
杨兆顺(中)在一线工作
一张“铁打”的行军床
睡在一处即心安
3月18日,在桃浦镇紫藤苑居民区进行闭环管理后,杨兆顺二话没说,背上行军床就一头“扎”进了小区里。“这里是我的主战场,现在的居委会书记也是我的徒弟,这些老居民都是我的挂念,此时不来更待何时。”杨兆顺心想,和居民在一起,他的心就安了。
徒弟张斌和紫藤苑的居民看见了杨兆顺,心里添了“定海神针”。“居民对师傅的认可度高,再加上师傅带教我多年,我们的工作默契度也很高。”张斌告诉记者,小区集中核酸采样的几天连日大雨,老年居民腿脚不便,中年居民拖家带口,还要撑着伞,焦躁的情绪“一触即燃”。
这时,杨兆顺撑着伞跟着居民队伍也走了起来,和居民拉起了家常。“老杨你来啦,戴着口罩我差点没认出来。”“老杨,这波疫情要紧伐?看到你来了我感觉吃了颗定心丸。”……就这样,杨兆顺一边拉家常,一边向居民讲解防疫的政策、措施。慢慢地居民的情绪平复了下来,一排花花绿绿的雨伞下还不时传出了居民的阵阵笑声。
让杨兆顺没想到的是,一张行军床,他背起来,四处为“家”,一睡就是一个月。“哪里有需要我就搬到哪里去,一个多月没回家,辗转过的居民区也不少,唯一没变的是我这张行军床,随身携带。”杨兆顺笑着说。
杨兆顺的行军床
在桃浦镇锦竹苑居民区,深夜十一点,杨兆顺又处理完了一桩棘手的突发事件。小区3号楼里有一对特殊夫妻,丈夫瘫痪在床,全靠妻子照顾。核酸检测的结果显示,妻子为阳性,丈夫为阴性。妻子转运走,丈夫一个人在家根本无法生活自理;妻子不转运,对楼里的其他居民意味着感染的风险和隐患。一面是个人的生存,一面是群体的安危,怎么办?眼看着楼里的居民已经开始了焦虑、骚动,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纠结无措之时,杨兆顺主动担起了责任。
疫情要防,人情要留。杨兆顺穿上防护服,前去这户居民家中耐心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丈夫目前是阴性,但也属于密接,家庭情况特殊,符合一起管控隔离的条件,我就劝说两人写下了承诺书,请示了镇里,一起进行了转运,隔离管控。”杨兆顺回忆说,不仅如此,还连夜安排楼内居民做了一轮核酸复查,安抚了居民的情绪,化解了一次潜在的群体纠纷。
疫情的反复,基层的各种突发矛盾、焦虑都没有打倒他的乐观。杨兆顺告诉记者:“我年纪大了,身体是真的累,也是真的苦,但当我晚上躺在行军床上,想到又化解了一桩突发事件和矛盾,心里是快乐的,因为我被组织、被居民需要着,这种满足和安心是无与伦比的。”
杨兆顺(左一)在社区工作
一辆“流水”的小三轮
哪里需要哪里上
除了随身携带的“行军床”,杨兆顺还有一个“抗疫标配”:每到一处,他都蹬着一辆小三轮。他笑着告诉记者:“特殊时期,给居民送个药、送个快递,小三轮多方便,车上放俩小板凳,载俩工作人员、志愿者也行。”
就是这份“接地气”,成了居民眼里的“靠谱”和“安心”。杨兆顺说,基层的工作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技术含量,就是要肯干、肯担当、肯为居民分担,就够了,居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流水”的小三轮,成了杨兆顺“移动式”为居民分忧解难的一大“神器”:哪里需要哪里上。
雨夜,杨兆顺骑着小三轮赴居民区支援
4月9日,正在接受央视记者现场采访的杨兆顺接到了永汇新苑居民区书记周霞的求助电话:“师傅,您能来帮帮我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小区‘阳性楼’里一位居民在家里突发心梗去世了。”
二话没说,杨兆顺立马放下采访,骑着小三轮飞也似的朝着永汇新苑去了。“我到的时候,120的医生已经在收拾抢救工具了,男主人躺在地上,女主人在一旁哭,孩子愣在一边。”杨兆顺回忆说,当时没多想,立马就上去安抚家属情绪,着手处理去世居民的遗体。
“洁面、擦身、换衣服,杨书记全程跪在地上做完了这些,最后盖上了毯子,还帮我们联络对接了疫情期间可以接收的殡仪馆,我真的很感动,谢谢他,我自己已经完全慌了、乱了,谢谢他帮我留住了老公最后的体面。”去世居民的家属介绍说。
事后有人问杨兆顺,你怕不怕?慌不慌?他说:“说一点不怕不慌是假的,但那种情景下,家属崩溃了,年轻的书记也慌了神,没有人做我必须上,就是往前冲。”
“往前冲”,就三个字,知易行难。但杨兆顺身体力行地做到了。他年近70,自己也患有高血压,常年需要服用降压药,却常常夜里两三点才休息,连轴奔走在各个居民区之间。“看见杨书记在小区里骑着小三轮来回兜,我的心一下子就定了。”这就是一个全国劳模、普通党员在实干、作为中积累的“地位”。
匆匆挂了记者的电话,杨兆顺说:“今天镇里集中在送菜,我不放心,我要骑着小三轮去看看,帮忙一起送货去。”
标签:
石家庄国际陆港开通了第6条“+石欧”线路 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412列
11月8日,首列津石欧中欧班列从天津新港站驶向石家庄,该班列将经石家庄国际陆港完成拼列后开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天津和石家庄获批国家综
前三季度河北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
笔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前三季度,河北海洋经济实现生产总值2039亿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 9个百分点。其中,增速较快的主要
河北363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慢特病费用跨省异地直接结算服务
近日,省医保局发布通知,公布河北省开通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定点医疗机构。根据通知,截至2022年10月底,全
首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名单发布 衡水一企业入选
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首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名单。衡水市安平县丝网产业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唯一入
邯郸市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159亿元 河北省排名第二
近日,邯郸市举办第四季度项目开工活动,永年区世创紧固件陆港和原材料集散中心等256个项目开工,总投资606亿元。此次开工项目呈现投资规模
前三季度金湾工业投资数据亮眼 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1.4%
伴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毕,金琴健康港项目在10月29日迎来首栋5号楼顺利封顶的突破性进展。预计到今年年底,该项目即可完成10万平方米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天天时快讯】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
11月27-29日,以“千年临水情两岸...
环球热门:蒙古国第十一届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大赛成功举办
11月27日下午,以“诵中华传统经...
环球微资讯!2022年俄罗斯孔院联席会议在新西伯利亚举行
2022年俄罗斯孔子学院(课堂)联席...
【天天快播报】西安—新西伯利亚国际全货运航线复航
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联合圆通航...
微速讯:2021年仅9%的肯尼亚人拥有长期稳定的全职工作
根据肯尼亚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
47家粤企携最新的智能家居建材等“广东智造”亮相马来西亚
我们的产品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很...
第七批药品国采供应广东省的中选结果出炉 涵盖高血压糖尿病等用药
广东再有60种药品落实集中带量采购...
广东将实施就业帮扶行动 对就业困难残疾人建立需求清单和帮扶清单
11月2日,省政府网站发布《广东省...
高淳区环湖线项目通车运营 有望成为南京新晋的网红打卡点
国庆假期,南京人的周边游又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