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茅”爱尔眼科公布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业绩。
4月25日晚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爱尔眼科,300015)披露2021年报和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
2021年,爱尔眼科实现营收150.01亿元,同比增长25.9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增长34.78%;归属于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7.83亿元,同比增长30.59%;营业利润34.94亿元,同比增长30.66%;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31.58%。
爱尔眼科成立于2003年,于2009年上市。从历史数据来看,爱尔眼科的营收、净利实现上市以来“十三连增”。
对于2021年的增长,爱尔眼科称,随着居民眼健康意识逐步加强,医疗消费稳步升级,国家近视防控战略、防盲治盲等政策的推进实施,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经营规模和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国内疫情整体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各项业务快速恢复,共同促进了业绩的增长。
同时公布的还有一季度业绩,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18.72%;归母净利润6.11亿元,同比增长26.15%;归母扣非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22.49%。
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超110%的营收同比增长率,爱尔眼科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增长放缓。对此,爱尔眼科称,公司1-2月营收稳定增长,但三月份因部分地区疫情严重导致当地医院停诊或限流,对一季度收入增速造成影响。
去年手术量81.73万例,屈光项目营收占近四成爱尔眼科是专业眼科连锁医疗机构,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2021年报显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境内医院174家,门诊部118家,去年其门诊量1019.61万人次,同比增长35.07%;手术量81.73万例,同比增长17.64%。
从具体医疗项目来看,屈光项目为爱尔眼科贡献了最大的营收,2021年营收55.2亿元,占总营收的36.8%,同比增长26.92%。爱尔眼科称,一方面是由于各医院手术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全飞秒、ICL等高端手术占比进一步提高,形成量价齐升的局面;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对各地、 县级医院屈光科室的建设投入。
视光项目紧随其后,营收33.78亿元,占总营收的22.52%;白内障项目营收21.91亿元,同比增长 11.72%,占总营收的14.61%,较去年的16.46%有所下滑。爱尔眼科称,报告期内,白内障项目受医保结算政策的影响,手术量的增速阶段性放缓,但随着消费转型,白内障业务出现从复明性白内障向高质量的屈光性白内障升级的态势,更好地满足了多层次白内障患者的高质量视觉需求, 确保了该项目的逐渐增长。
从地区来看,华中地区贡献了最多的营收,2021年营收47.31亿元,同比增长22.29%,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1.54%。对于华中地区的增长,爱尔眼科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华中地区中长株潭地区,江西南昌、湖北襄阳等地区业务稳定持续增长所致。
爱尔眼科的“风险”作为国内眼科巨头,爱尔眼科也面临着医疗纠纷。
2020年底,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爆料称,自己在爱尔眼科旗下的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后,出现右眼视网膜脱离。爱尔眼科曾发布声明称,艾芬视网膜脱离与手术无关联。但时至今日,此事并未平息,艾芬依然在通过微博等渠道维权。
值得关注的是,爱尔眼科在年报中强调,报告期内,公司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121%(国家统计三甲医院发生率约 0.03%);玻切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166%(国内外相关统计发生率约 0.05%);平均医院处方合格率 97.6%;平均医院医嘱合格率 98.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7.79%;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6.14%;以上指标均达到国家三级眼科医院评价标准。
在年报“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中,爱尔眼科提到,医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决定了手术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患者对手术的认知有限、对术后效果的感知和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片面性,由此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 一直以来公司保持了较好的医疗质量,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随着门诊量、 手术量的不断增长,其绝对数有可能上升。
针对医疗风险,爱尔眼科称,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诊疗指南、操作规范和护理规范,不断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师队伍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和护理水准,严格术前筛查,从严掌握适应证,严格规范病历书 写,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和必要手续,加强和完善医患沟通,并配置各种尖端眼科诊疗设备以确保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率,“尽管如此,医疗风险仍然不可避免。”
截至4月25日收盘,爱尔眼科跌2.53%,报33.58元/股,市值1815.4亿元。
标签: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