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关注 > 正文

在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深圳共获得自然科学奖3项

“我真切地感受到深圳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在不断加大,既鼓励创新,又包容失败。我觉得深圳是非常适合做科研的地方!”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李锦辉教授如是说。近日,她牵头的“边坡内生裂隙形成与优势流孕灾滑坡机制”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名单日前出炉,深圳摘得53项大奖,获奖数在全省排名第二。其中,自然科学奖3项。自然科学奖关注的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深圳在自然科学奖项上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显示了深圳在基础研究领域内的持续发力。

重视基础研究

成果层出不穷

在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深圳共获得自然科学奖3项。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谭斌团队“有机催化的不对称轴手性化学”项目荣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也是南方科技大学首个省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李锦辉教授的“边坡内生裂隙形成与优势流孕灾滑坡机制”项目也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研究团队揭示和建立了边坡土体裂隙形成、优势渗流演化、降雨加速滑坡三阶段孕灾机制及其评估基本理论,为滑坡早期辨识、中期预测和晚期临灾评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此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光遗传技术研发和神经环路解析”项目,获得了2018年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团队凭借“高安全性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研究”项目,在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令人振奋的是,深圳在国家级的自然科学奖中也在不断实现突破。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王俊参与完成的“家蚕基因组的功能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彰显了深圳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成就;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主持、北京大学参与攻关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项目,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深圳市科研机构主持的项目在该奖项实现零的突破。2020年度,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参与完成的“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新粒子生成与二次气溶胶增长机制”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加大投入力度

确保源头活水

深圳产业优势鲜明,应用技术先进,这使得深圳的科研一直给人“重应用、轻基础”的印象。最近几年,深圳科研的“强基工程”开始初显成效。

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732.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2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4.18%增长到4.93%。在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中,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定“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2020年,此项投入达到了44.85亿元,占比达38%。

在深圳着力打造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基础研究就是那至关重要的“源头活水”。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深圳基础研究平台呈现跨越式增长。目前,深圳已建设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创新载体2746个,初步形成高水平、多方向、多层次的全社会科研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自主创新成果强势领跑。

发力原始创新

高校充当主角

作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深圳高校在基础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深圳市2020年基础研究重点资助项目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论断。在2020年资助的302个项目中,有53个项目来自深圳大学,39个项目来自南方科技大学,28个项目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1个项目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18个项目来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6个项目来自中山大学(深圳)……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均有项目入选,根植于高校的受资助项目超过了总数的八成,高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战场。

截至目前,深圳已开办全日制高校15所,深圳高校的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成为基础科研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全市高校全职两院院士超过30名,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超过500人。深圳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有9个落户在高校。高校正成为深圳创新发展的智慧“加速器”和人才“聚宝盆”。为了激活深圳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2020年,深圳首次实施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自主权。

随着深圳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越来越多“从0到1”创新成果,将从深圳高校源源不断涌现……(首席记者 吴吉)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