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随着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个新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中国全面开放试验田已达18个,形成了“东西相向,南北互补”的新格局,有望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从公布的总体方案来看,新设自贸区突出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在建过程更加强调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充分利用各地资源禀赋优势与区位优势,形成差异性试点格局,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东北振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产生支撑作用。
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经验表明,自贸区正在成为各地培育新动能和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新经济功能区。而在这6个新设自贸区身上,不难看出越来越鲜明的新经济特质。
首先,新经济特质体现在“三新”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这次新设自贸区所共同聚焦的领域。各自贸区通过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发挥战略叠加优势,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突出以创新和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自贸区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更丰富的人力资本。
例如,山东自贸区围绕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推进国家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建设;江苏自贸区围绕打造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促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等产业创新发展。
其次,新经济特质体现在差别化改革。按照规划,新设自贸区将在充分借鉴现有自贸区成功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战略定位和地方特点,围绕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不同方面,提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具有系统集成性的差别化改革试点任务。从长远来看,专注于某一特定行业的自贸区,可以实现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效益,掌握特有技术,增加劳动专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当地竞争力。
例如,河北自贸区提出建设全球创新高地和开放发展先行区,支持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开放发展,推进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创新发展,探索建立数字化贸易监管模式;云南自贸区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创新沿边经济合作新模式,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
再者,新经济特质体现在开放新境界。同时推出6个自贸区无疑是大手笔,反映了中国内外联动、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思路,是推动新一轮全球化的具体措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