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出征,载着三名航天员,奔赴浩瀚太空,奔赴中国在天上的“家”。
时隔五年,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第七次出发,有经验丰富的老熟人,也有终得所愿的新面孔。56岁的聂海胜,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号,再到如今的指令长,已是三上九霄;同为1988年入选首批航天员的刘伯明,执行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团队里最年轻的是45岁的汤洪波,虽是首次上天,但也有过备份航天员的经验。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追随先哲的发问,寻找答案需要异想天开,也需要脚踏实地。
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三十年筚路蓝缕,中国航天的脚印一步步踏入太空腹地:从11艘神舟飞船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指路到“天宫”揽胜。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前沿系统工程之一,航天事业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对于航天员而言,要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摆脱地心引力的桎梏,也要在前所未有的环境里承受8倍于自重的压力;之于整个载人航天事业,则是小到饮食起居的颠覆,大到精密设备的严丝合缝,差之毫厘,谬之不止千里。
千年浪漫神话一点点照进现实。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在大海与星辰之间,航天人的征途,是脱胎神话的浪漫情怀,也是探索未知的科学理想。数万人的攻坚克难,数百亿的资金投入,不只是为了给过去一个答案,更是为了逐梦未来。
被现代技术推上天的航天事业,反过来也推动着科学车轮滚滚向前。指引方向的导航,精确的风暴预警,物理天文、生物医学,新技术新成果在太空里催化孕育,在探索未知中反哺已知,造福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Ernst Stuhlinger博士有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回应一名赞比亚修女对“在地球上不少儿童因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太空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的疑惑,其中写道,“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
眼下,不只是人类公共事业,航天竞赛也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争分夺秒,从政府到民间,从新基建到新军工,商机和市场浮出水面,SpaceX和维珍银河前赴后继,马斯克和贝索斯争相上天。军用也好,商用也罢,先发制人掌握太空话语权,才能在资源争夺战中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纵使脚下土地坚实,耳畔清风和煦,眼前鸟语花香,我们的生活仍被柴米油盐所束缚,也不要忘记仰望星空,就像施韦泽一样,“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无论宇宙有没有尽头,人类的梦想从无止境。(作者:汤艺甜)
标签: 中国航天
【新要闻】德国11月失业率升至5.6%
德国联邦劳工局11月30日发布的月度...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幅上修至2.9%
美国商务部11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
今日热讯:巴西10月季度失业率降至2014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巴西地理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数据显...
欧元区11月通胀率达10%
欧盟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在马来西亚正式上市
11月28日,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欧拉...
欧盟从俄进口液化天然气创纪录
欧洲国家今年1月至10月进口俄罗斯...
肯尼亚需要1.4 亿美元来应对干旱
肯尼亚政府表示,从现在起到2023年...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