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今年1月1日,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企业将按照分到的碳排放配额进行排放;2月,我国首批6只碳中和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作为全球范围内首次以碳中和命名的贴标绿色债券产品,合计发行规模达64亿元……为支持开展气候行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对绿色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相对于行政手段,具有减排成本较低、能够为企业减排提供灵活选择等优势。国际实践表明,碳市场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2011年以来,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7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11月,试点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人民币。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我国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开展碳排放交易,确认了企业是碳减排的主体,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将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等。
开展应对气候行动,资金是关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应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资金需求,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应对气候变化依靠科技创新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在气候投融资助力实现30·60目标——2021中国甲烷论坛投融资专题研讨会上,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指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促使我国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为绿色金融打开更大的空间。
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今后30年,碳中和将为我国带来138万亿元的投资机遇。特别是绿色低碳技术将加速创新,产业的绿色升级依托技术进步,比如光伏成本在过去10年内下降了80%—90%,行业投资价值显著上升。
华夏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兼绿色金融中心主任张勇淼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将会出现非常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这是把握市场机会的关键点。
“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金融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都要依靠科技创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表示,如果没有技术进步,产业创新成本就会过高,碳减排活动也很难实现经济上的持续发展。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也需要服务减排技术,形成好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为碳减排贡献金融力量。(本报记者 李 禾)
标签:
【新要闻】德国11月失业率升至5.6%
德国联邦劳工局11月30日发布的月度...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幅上修至2.9%
美国商务部11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
今日热讯:巴西10月季度失业率降至2014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巴西地理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数据显...
欧元区11月通胀率达10%
欧盟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在马来西亚正式上市
11月28日,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欧拉...
欧盟从俄进口液化天然气创纪录
欧洲国家今年1月至10月进口俄罗斯...
肯尼亚需要1.4 亿美元来应对干旱
肯尼亚政府表示,从现在起到2023年...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