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王巍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目前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受体制机制约束,科研工作者薪酬待遇受限等问题突出,导致高精尖人才招引难,留住人才更难。这句话,戳中了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时的痛点。
这些年,国家一直强调科技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出台了系列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得到缓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提出,要“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不过,对比往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个新提法。
这一提法的出现绝非偶然,其逻辑内涵值得深思。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财富,决定着国家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体经济”被提及7次,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近年来,实体经济出现的增长放缓等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看,这些问题要归咎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关系变化,而深入分析则会发现,实体经济之所以难抵外部冲击,还是因为企业缺少“绝活”傍身。
所谓“绝活”就是关键核心技术。可尽管国家屡屡强调,政策频频出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依然有限。由此可见,要产生关键核心技术,小打小闹是不行的,深度融合才是重点。
从当下看,科技界与实业界的融合离“深度”还有距离。科技界在向企业靠拢的第一步——成果转化上,仍有壁垒,科研人员缺少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缺乏成熟的技术交易市场,一些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也很难得到及时转化。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第一步——引进人才上,也碰了壁,高精尖领域人才难求难留是最为常见的问题。
为了让科技界与实业界走上深度融合之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
在企业招才引智方面,王巍提出,下沉创新成果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建立健全多元化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机制,运用薪酬+股权激励等方式,有效留住核心骨干人员并充分激发其创新创效潜能。
在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方面,全国政协委员赵雯建议,加快我国《职务发明条例》立法,修改《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职务发明的条款,修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
在搭建科技界与实业界深入交流的桥梁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朱山建议,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各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洪杰提出,组织各个协会、科研院所及产业领军企业,深入洞察各个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控情况,梳理出各行各业需要突破的技术,形成目录,以目标引导全民创新。
困难多,办法更多。科技界与实业界就像两个正处磨合期的齿轮,要实现融合,就要求双方按照对方的需求,打磨各自的棱角,而要实现深度融合,则要求政府、科技界、经济界打破现有体制机制,探索出能够实现科技与经济长期、稳定、高速共转的新思路。这一过程,虽痛苦,但从国家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要发挥社会价值的方向看,势在必行。(倪思洁)
标签:
【新要闻】德国11月失业率升至5.6%
德国联邦劳工局11月30日发布的月度...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幅上修至2.9%
美国商务部11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
今日热讯:巴西10月季度失业率降至2014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巴西地理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数据显...
欧元区11月通胀率达10%
欧盟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在马来西亚正式上市
11月28日,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欧拉...
欧盟从俄进口液化天然气创纪录
欧洲国家今年1月至10月进口俄罗斯...
肯尼亚需要1.4 亿美元来应对干旱
肯尼亚政府表示,从现在起到2023年...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