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生命的中枢,一旦衰竭生命也将终止。“人工心脏”曾是人们幻想中拯救心脏衰竭的强大武器,如今科幻电影里装着人工心脏的“钢铁侠”在中国已成现实!
2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春生团队成功完成了华东地区首例全国产心室辅助装置“中国火箭心”——HeartCon植入终末期心衰患者体内的移植手术。目前,这位终末期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已可以下床走动,状态良好,正在逐步康复中,预计两周后即可出院。该移植手术的成功意味着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救治工作有望实现历史性突破。
据团队成员孙晓宁副教授介绍:“这一例接受移植的蒋女士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目前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严重的心力衰竭,心脏彩超显示她的心脏收缩能力明显减弱,左室射血分数不到正常人的一半。在日常生活中,蒋女士稍微活动一下,便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连今年的春节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即使用内科药物治疗病情仍然进行性加重。蒋女士只能焦急地等待心脏移植。”
由于药物治疗的局限和供体的缺乏,随着耐久可靠的机械辅助循环装置的出现,机械性心脏辅助装置的治疗价值日渐突出,已成为等待心脏移植患者的新选择。“中国火箭心”在心脏供体短缺的情形下成为了终末期心衰患者救命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据王春生介绍,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植入手术是将心肌和机械管道精准相连,手术难度较高,需要高超的缝合技巧。此次植入患者体内的左心室辅助装置将代替患者左心室的功能,患者术后需要治疗团队平衡好患者左右心室的工作。手术团队在术前经过充分的准备,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植入患者体内的心室辅助装置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测合格,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是一个可以帮助患者虚弱的心脏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的一个装置,但它并不是完全代替患者的心脏。患者植入了该装置后,流入主动脉的血流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心脏本身产生,一部分由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产生。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既可用于在合适供体心脏出现前的短暂治疗,也可以永久使用。近年来,随着植入左心辅助(LVAD)装置移植经验的积累,LVAD的治疗结果越来越好,1年生存率已达到90%。
据了解,本次植入的“中国火箭心”是我国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左室辅助装置,它属于目前最先进、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性心脏辅助装置和全人工心脏,不仅是心脏移植的附属手段,对于那些不适于心脏移植,而心功能又无望恢复的晚期心衰病人,长期应用心脏辅助装置治疗将是最后的希望。(黄辛)
标签: 人工心脏
【新要闻】德国11月失业率升至5.6%
德国联邦劳工局11月30日发布的月度...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幅上修至2.9%
美国商务部11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
今日热讯:巴西10月季度失业率降至2014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巴西地理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数据显...
欧元区11月通胀率达10%
欧盟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在马来西亚正式上市
11月28日,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欧拉...
欧盟从俄进口液化天然气创纪录
欧洲国家今年1月至10月进口俄罗斯...
肯尼亚需要1.4 亿美元来应对干旱
肯尼亚政府表示,从现在起到2023年...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