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智能眼镜的研发和设计呈现出简单化趋势。华为最新推出的旗下第一款可穿戴智能眼镜Eyewear设计简约,功能也不复杂:在镜架中增加了扬声器和麦克风,可以与手机连接,能打电话、听音乐。亚马逊最近推出的一款智能眼镜功能类似,看起来就像普通黑框眼镜,没有任何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繁复功能,也没有配置显示屏或摄像头。
这些智能眼镜似乎缺少人们原本所期待的炫酷设计。2012年,谷歌率先将微型投影仪、摄像头、传感器、存储传输和操控系统等多种设备集于一个常规大小的眼镜架。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科技巨头相继在智能眼镜中引入各种前沿技术。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功能复杂的智能眼镜趋于沉寂。
智能眼镜的发展历程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做加法”,把尽量多的科技创新成果集成起来,创造出前卫的产品;另一种是“做减法”,剔除那些让用户费时费力的复杂功能与不成熟的技术,让产品的使用变得简单、便捷。企业希望通过推出更酷的科技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需求。但这些创新产品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是否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只有以人为本、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找到市场。
今天的可穿戴设备,在技术上讲,还处于不断创新、试错的阶段,尚未成熟。从参与企业角度看,市场竞争激烈,远未饱和。有企业试错、退出,也有许多新企业和新资本积极涌入。例如专注于增强现实技术研发的“魔力飞跃”公司,先后融资达20多亿美元。
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国际数据公司最近发布的《全球可穿戴设备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总计达8450万件,同比增长94.6%,单季出货量创下新纪录。可听设备、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是最受市场欢迎的可穿戴产品,它们围绕着健康医疗监测、视听娱乐、社交通信等功能不断拓展新技术。
从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到应用技术创新,再到产品成熟,是一个从飞跃、混乱到稳定的漫长过程。今天人们熟悉的主流客机于上世纪60年代设计定型,此后半个世纪时间里只有小幅改进。但在这之前,从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试飞成功,到主流客机定型生产,几十年里曾有大量飞机制造企业涌现,制造技术和设计标准经历了激烈竞争的过程。可穿戴设备或许也处于类似阶段。我们有理由对可穿戴设备进一步改善人类生活抱有期待。
标签: 智能眼镜
【新要闻】德国11月失业率升至5.6%
德国联邦劳工局11月30日发布的月度...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幅上修至2.9%
美国商务部11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
今日热讯:巴西10月季度失业率降至2014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巴西地理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数据显...
欧元区11月通胀率达10%
欧盟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在马来西亚正式上市
11月28日,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欧拉...
欧盟从俄进口液化天然气创纪录
欧洲国家今年1月至10月进口俄罗斯...
肯尼亚需要1.4 亿美元来应对干旱
肯尼亚政府表示,从现在起到2023年...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