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23日同时发表三项研究,报告了人类最新发现的6颗系外行星,它们绕3颗不同恒星运行。这些行星都是利用一项新技术发现的,行星质量约在2.6倍地球质量到0.5倍木星质量之间,运行轨道距离各自的恒星都非常近。
此前,人类搜寻系外行星的方式,包括利用狭义相对论、脉冲星计时法、直接成像法、重力微透镜法、径向速度法、凌日法等。而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明确的一点是,在其他行星系统中,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可以比太阳系中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近。
鉴于此,英国开放大学研究人员卡洛雷·哈斯威尔等人开发了一种新技术,用以识别可能存在这种近距离行星的恒星系统。当一颗行星近距离绕恒星运行时,行星大气可能会被侵蚀——这一过程又被称为消融——造成大量大气消散。研究团队先鉴定出了正在发生这种消融过程的恒星系统,之后采用传统的行星寻找技术检查这些系统。
利用新开发的方法,研究人员找到了他们研究的首批3颗恒星的行星。恒星系统DMPP-1拥有多颗行星:3颗可能为岩质的内行星,质量在地球的3—10倍之间;以及1颗质量与海王星相当的行星。恒星系统DMPP-2的行星其质量为木星的一半,绕其脉动变星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5天。DMPP-3是一个双星系统,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2.6倍。这些新发现的系外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远比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近。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最新技术用途广泛,能够利用相对少量的数据探测低质量行星——因为行星系统的特性已被推断出来,这使之成为搜寻新行星的一种有效工具。
总编辑圈点
当一颗行星近距离绕着恒星运行时,它的大气会大量消散,这就发出了“我在这里”的信号。研究人员锁定住出现这一现象的恒星系统,相当于在茫茫星海中进行初筛,然后再用传统方法寻找这些在恒星系统内蹦跶的行星。他们已经省事高效地发现了6颗系外行星。人类总是致力于揪住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星星。不管它们多么远,多么不起眼,也要将它们看分明。找到了,就要研究,以此来反观自身,在和其他恒星系统的对比中,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生存的太阳系。
标签: 系外行星
【新要闻】德国11月失业率升至5.6%
德国联邦劳工局11月30日发布的月度...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幅上修至2.9%
美国商务部11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
今日热讯:巴西10月季度失业率降至2014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巴西地理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数据显...
欧元区11月通胀率达10%
欧盟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在马来西亚正式上市
11月28日,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欧拉...
欧盟从俄进口液化天然气创纪录
欧洲国家今年1月至10月进口俄罗斯...
肯尼亚需要1.4 亿美元来应对干旱
肯尼亚政府表示,从现在起到2023年...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