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是久违的“歪果仁眼中的中国最炫科技风"。最近,中国科技领域又传来了哪些“重磅消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首例!3D打印二层办公楼
你能想象吗?一栋高7.2米,面积约230平方米的双层小楼,不到60个小时就能建成了!
噢,不,确切地说,是打印出来了!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注意到:

11月17日,世界首例“原位3D打印双层示范建筑”由中国建筑集团在中建二局华南公司广东建设基地打印完成,房屋寿命可达50年,将用于办公和展示。
就在我们对3D打印的印象还停留在小物件儿时,
这波神操作直接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外国网友直呼太酷了,
有的还说:以后可以下订单造楼了。

3D打印,其实大家已经并不陌生,那么这个建筑行业的示范工程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关键词:原位打印
现场直接将主体打印成型,无需二次拼装;
关键词:轮廓工艺
打印出的墙体是中空的,后期还方便添加保暖填充物;
关键词:双层
首次将原位3D打印技术运用到双层建筑上,结构难度更大。
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建筑3D打印技术利用电脑智能控制,全部使用机械自动化操作,相对于传统建筑方式,不仅可缩短工程施工工期、减少人工、节约建筑材料,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及工程污染。
喜大普奔,中国抗癌新药在美获批上市!

11月15日,生物科技公司百济神州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已经接受过至少一项疗法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多家外媒都纷纷来围观,美国《财富》杂志可说了,

美国彭博社认为,

而在国内,该消息也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百度热搜,并引发媒体刷屏报道。



为什么该消息能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

关键词:84%
泽布替尼目前正作为单药或与其他疗法联合用药,在多种淋巴瘤治疗中开展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针对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84%以上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患者达到了总体缓解。
淋巴瘤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柳叶刀》杂志2018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全球发病人数约45万。
在目前已知的淋巴瘤70多个亚型中,套细胞淋巴瘤(MCL)侵袭性较强,中位生存期仅为三至四年。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面临着治疗手段有限、预后不良的困境。
关键词:“零突破”
长久以来,在我国上市的抗癌原研药主要依赖进口,而从本土出口海外的药品则多为原料药或仿制药。 泽布替尼在美获批上市,不仅是全球癌症患者的福音,更实现中国原研新药出海“零突破”,改写了中国抗癌药“只进不出”的尴尬历史。
北斗“一箭双星“,冲刺“组网”
5、4、3、2、1 点火!
11月2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双叒叕发射成功,而且是一箭双星!

当天上午8时55分,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被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两颗卫星均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目前在建的北斗三号系统的组网卫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英文简称BDS,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这么硬核的成就,第一时间引起了美“太空飞行网站”的关注。

外国网友更是纷纷留言,表示看到了中国的科技进步!




这次,我们来关注北斗三号卫星上天的“专属座驾”,大“劳模” 长征火箭家族。
关键词:“一月双射”
继11月5日成功发射了第49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之后,23日上午,长征三号乙火箭再次将第50、51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以不到20天两发的高频率,完成“一月双射”。 在此之前,长三甲系列火箭已先后两次完成了这样的“壮举”。截止目前,长三甲系列火箭用37次发射成功的表现,将5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关键词:“一箭双星”
长三甲系列火箭正是因其入轨精度高、轨道选择多、适应能力强,成为发射北斗导航卫星的“专属列车”。它既可“一箭单星”发射,也可“一箭多星”发射;既可用于标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也可用于超同步转移轨道或低倾角同步转移轨道发射,火箭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侧向机动变轨、多次起旋、消旋、定向等,满足卫星不同的入轨要求。
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一箭双星”成功发射的国家。
标签:
【新要闻】德国11月失业率升至5.6%
德国联邦劳工局11月30日发布的月度...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幅上修至2.9%
美国商务部11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
今日热讯:巴西10月季度失业率降至2014年同期以来最低水平
巴西地理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数据显...
欧元区11月通胀率达10%
欧盟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
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在马来西亚正式上市
11月28日,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欧拉...
欧盟从俄进口液化天然气创纪录
欧洲国家今年1月至10月进口俄罗斯...
肯尼亚需要1.4 亿美元来应对干旱
肯尼亚政府表示,从现在起到2023年...
要闻速递:安徽自贸试验区:前十个月实现进出口额1560.3亿元 形成了60项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1-10月,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
美媒:狗或成治疗人类癌症关键
人类最好的朋友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抗...
湖南湘乡开通首趟中欧国际班列
11月29日,湖南湘乡首列中欧国际...
法媒文章 汽车业迎来“按需选择革命”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购买...
焦点短讯!外媒报道 中国走在6G技术研发前沿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
环球速读:外电:“国潮”引领中国消费新潮流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
前沿热点:“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发布
在11月25日召开的2022中国丝绸大会...
天天快播:日本10月工矿业生产继续环比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11月30日公布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