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妈、康帅傅、娃娃哈、奥利粤、大白免、星巴客……吓得我赶紧喝一口脉劫压压惊”“我喝过营养快车”“七匹狠表示不服”……咋一看,段子里都是知名品牌;仔细瞄,发现各个都是山寨。消费者吐槽的背后,是正牌商家的心酸和无奈。
日前,电商平台“顺联动力”就遭遇了这番无奈。7月27日,“顺联动力”成立了“打假反传防骗中心”,旨在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强化维权意识等。
顺联动力工作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6月20日起,他们陆续在官网上收到一些投诉。有用户称,自己的血汗钱在顺联动力平台被骗,要求获得赔偿。顺联动力的客服在第一时间联系上投诉者并了解情况,结果大吃一惊——有不法分子通过仿冒顺联动力APP圈钱。
顺联动力董事长郭洪安告诉记者,经调查发现,仿冒顺联动力APP的不在少数,其中“顺联商城”APP最易误导消费者。“顺联商城”使用的LOGO与顺联动力相同,只是将正版的红色改为橙色。由于非常难辨识,不少消费者进入假冒APP,陷入骗局。消费者钱财两空,顺联动力名誉受损,仿冒APP者坐享其成。
据我国《商标法》第57条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顺联动力被迫踏上了维权之路。在警方协助下,他们成功锁定了位于河南南阳的数十名侵权者。据透露,此案涉及金额高达几十亿。
“由于这次侵权事件,我们平台7月份的交易流量有所下降。公司也受到一些网络水军攻击,信誉权受损。尽管警方已发布相关通告,有一部分被骗消费者因投诉无门,仍然要求顺联动力予以赔偿。”顺联动力公众关系总监孙文臣经历了整个维权保护过程,颇为无奈。
郭洪安表示,维权时需要顺联动力提供大量证据,诉讼过程较长,耗费了企业大量人力和物力。
据360安全大脑发布的《2018年双十一购物安全生态报告》,根据2018年10月的检测数据,虚假仿冒主流购物App的数量接近4000个,覆盖设备超过30万个。其中,被仿冒最多的购物APP为手机淘宝,达1148个,覆盖设备数超过17万;其次是拼多多,仿冒数达639个;天猫、京东、美团、唯品会等购物平台都在被仿冒名单前十名。
“这种商标侵权行为,不仅损害用户和企业的利益,也打击了企业的创新性。”顺联动力技术总监陈衍领坦言。
郭洪安表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仍无法完全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我们将努力维护知识产权。也希望电商同行报团取暖,共同营造电商行业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促使社会各界主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全民参与‘保知打假’,努力净化商业环境,让数字经济更好为百姓服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