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7月,出版行业迎来了一波上市热潮:7月2日,深交所披露了北京磨铁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磨铁文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7月19日,读客文化成功登陆创业板;7月21日,证监会批复同意果麦文化IPO注册;7月23日,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版传媒”)成功登陆A股市场,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些出版动态,意味着资本市场又有一批出版生力军加入,成为众人关注焦点。
出版业主动谋求转型
出版机构上市虽然已不是鲜见之事,但是对于有雄心入局资本市场的出版机构来说,无论是已经上市还是准备上市,都可见它们正在主动求新求变,谋求出版转型。
相比于其他地方出版集团,浙版传媒的上市在业界人士看来算是比较晚的。据了解,浙版传媒年出书规模保持在1万种以上。近3年出版板块营业收入一直保持24亿元以上,其中一般图书占比近60%。而教材教辅作为浙版传媒主业的“基本盘”,支撑了浙版传媒业绩的稳定增长。2020年,浙版传媒出版和发行板块教材教辅营业收入接近40亿元。
出版资源丰富始终是传统出版企业的优势条件。像儿童作家沈石溪所创作的动物小说被称为浙版传媒的金名片,其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已出版36册,销售册数超过4800万册,整体销售码洋突破9亿元。
虽然拥有出版资源优势,但是传统出版市场在今天也面临着疫情及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挑战和变革。正如浙版传媒董事长鲍洪俊所说:“我们要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数字阅读、动漫游戏、短视频、网络文学、在线教育等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出版新业态,这不仅是自身的发展愿景,也是市场对出版传媒企业成长发展的关注焦点所在。”
出版大盘一直保持增长
相较于地方出版集团,这些年来,机制更为灵活的民营出版企业实际上为出版界带来了新动能。鲍洪俊表示:“民营图书公司是内容产业发展的活跃力量,尤其在畅销书的策划上具有显著优势,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其中,不时出圈的果麦文化、读客文化不得不提。果麦文化是一家民营图书出版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其创始人路金波被称为网络文学界鼻祖。果麦文化主营业务包括图书策划于发行、数字内容业务、IP衍生与运营。被称为“营销狂魔”的读客文化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为图书的策划与发行及相关文化增值服务。公司定位于“全版权”运营商,整合文艺、社科及少儿等领域的优质版权。2020年,公司码洋占有率为0.83%,排大众图书公司第6位,畅销系列包括“半小时漫画”“银河帝国”系列等。
“出版当然是一门好的生意。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它的大盘一直在保持增长,我做咨询的时候,我知道有很多行业是不增长的,是持续萎缩的,但是那些行业里依然有活得很好的公司。”对于整个出版行业的走向,读客文化创始人、董事长华楠认为,“未来5至10年并不会有太大变化,行业大盘仍保持10%左右的增速,经营质量好的企业会逐渐进入状态,但行业整体不会有大变化。10年之后才会进入行业的并购阶段。就企业来讲,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大众出版的头部企业在10年内应该达到500亿元的市值。”
民营书企更受资本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为何民营出版企业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这也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首先,或许是出版企业营收利润上的稳定。虽然公众刻板印象里出版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出版公司们保持着一定的盈利水准。”文化评论员何西窗认为,虽然并非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但是也未出现预想中的亏损情况。舆论市场上“纸质书已死”“阅读时代消亡”等言论不绝于耳,但现实里出版股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比起大起大落的传媒影视股,出版股商业模式更加轻巧。
另一方面,则是出版公司背后的隐形资产。以果麦文化为例,果麦文化IPO受到公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在出版行业的地位,更因为公司背后绑定的IP作家与头部公司。观察果麦文化的招股书数据,能够感受到,博纳影业、韩寒、易中天等明星公司或头部作家为果麦文化护航,但本质上果麦文化作为一家出版企业已经与影视产业有了相当的牵连,而这让它的商业路径更加宽广。
“出版公司们登陆资本市场,无一例外都在试图建立更大的版权库,扩充内容,为图书发行寻找更大的商业市场。”何西窗表示,从新经典文化、读客文化到果麦文化,公司们都不约而同将关注点放在了版权运营与IP开发上,这条路径显然是正确的,只是上市大潮为公司们补给了一批资金,谁能在这场热潮最先找到新路径,或许谁就能率先占领高地。(首席记者 魏沛娜)
标签: 保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