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什么是高质量教育体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的面貌将发生哪些变化? 实现这一目标,要攻克哪些难关? 本报记者邀请四位代表委员进行圆桌对话,一起听听他们的真知灼见。
1.高质量体现:
人民对教育发展满意度高获得感强
【教育现实】
目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成为中国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主持人:这几年,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和期待在升级换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出发点是什么? 我们将感受到哪些教育新面貌?
杜玉波:高质量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结构调整、体制创新、队伍建设的重要评价标准。 "教育体系建设的"高质量"主要体现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契合度高,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度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满意度高、获得感强。 教育发展成果能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各学段各类型教育能更加有效衔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效果更好,都将是高质量教育的新面貌。
王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将会从我国师生综合素质、全民素质乃至各行业发展中得到体现。 教育的质量决定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各行各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倪闽景:高质量主要体现在教育地区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更加符合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职业教育形成从中职到高职和职业本科的体系,学前教育入园率进一步提高。 可以说,这些要求与国家发展需要及老百姓的迫切需求是完全一致的。
2.跨越难关:
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评价破题
【矛盾之思】
多数的城市父母,都希望孩子的理想路径是接受四个"一流"教育——一流幼儿园、一流小学、一流中学、一流大学,然后再换来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事实上,真正高质量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是各有优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选择。
主持人:人民对好教育的需求和向往是多方面的。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面对哪些新要求? 攻克哪些难关?
王树国:教育最难的部分,就是及时回应社会重大问题和发展需求。 面对技术和知识急速更新迭代的时代背景,我国需要从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迎接挑战,通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推进产学研融合,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现在,很多新的产业形态和颠覆性技术并非出自大学,这就要求教育要主动融入社会,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强化自身建设,培养人才,进而引领社会发展。
严纯华:目前,我们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还没能很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大学文化既要体现一所大学的治学和管理之道,也要植根于这所大学每一个教师、员工和学生的内心追求,并体现在各自的作为和格调之中。
倪闽景:难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课程教学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评价如何破题,进而带动教育事业综合改革。 解决好这三点,才会形成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教育。
3.发力关键:
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人才 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循环
【破解之法】
在前沿科技领域,我国与科技创新大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有专家指出,要加快推进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营造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让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做更前沿更具挑战的基础研究,缩小差距,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这几年,教育改革持续发力,从考试制度、评价体系到课程教材、学科设置,一些事关全局、关涉根本的改革全面铺开。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推动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突破?
杜玉波:推动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打通整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资源,使教育选择更加丰富多元。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学科建设,加快技术攻关。 除了要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地以外,还要深化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坚持有选择的"请进来"、有章法的"走出去"和有目标的"深参与",打造教育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本。
王树国:立足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国家急需的,在科技、经济等重要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人才。 这就要求当前要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循环,实现教育体系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有机衔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严纯华:对高校来说,除了进一步提升知识传授与创造、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全球化和国际影响力外,还必须格外重视重塑和提升大学文化,使之与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匹配。 应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建设经验,使大学既能体现中国的文化风骨,也与全球高等教育兼容相接。 全方位构建新时代的大学制度文化、创新文化、育人文化,不断塑造和发展风清气正、和谐有序、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使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员工爱校,进而通过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引领全社会的文化建设。
倪闽景:首先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其次,注重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再次,要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对全社会开展一次教育启蒙,重新认识教育的本源,回归教育理性和教育规律。 只有如此,方能缓解大家在教育方面的普遍焦虑,进而破解国家对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的难题。
标签:
邢台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 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
邢台市政府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巩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2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实施一批有效投资项目、促进市场消费恢复发
石家庄高邑县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有力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缸来运转’‘瓮里茶香’……自从注册了这些商标,咱的知名度高了、竞争力也强了,现在产品已经开始远销全国各地...
河北省第62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诞生
近日,石家庄志愿者陈博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连续两天成功捐献409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在捐献结束后,这些生命的种子立即被送往北京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253亿元 同比增长7.1%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2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 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2%,规上工业高新技术
河北省衡水市举行2022年第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10月8日,在衡水市举行的2022年第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共有98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20 14亿元,年预计投资25 88亿元。据悉,在此次
今年以来邢台市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808件 同比增长2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今年以来,邢台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天天时快讯】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
11月27-29日,以“千年临水情两岸...
环球热门:蒙古国第十一届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大赛成功举办
11月27日下午,以“诵中华传统经...
环球微资讯!2022年俄罗斯孔院联席会议在新西伯利亚举行
2022年俄罗斯孔子学院(课堂)联席...
【天天快播报】西安—新西伯利亚国际全货运航线复航
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联合圆通航...
微速讯:2021年仅9%的肯尼亚人拥有长期稳定的全职工作
根据肯尼亚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
调旧和育新双向发力 上半年邯郸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7%
既享受清凉,又避免冷风直吹带来的...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 十年来河北汽车类商品快速增长
省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党的十八大到...
电影暑期档落下帷幕 江苏成为2022年暑期档票房亚军
92天91 3亿!2022年暑期档重回日均...
机遇之城2022报告出炉 南京综合排名连续三年全国第六
近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