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未来中医药发展政策方向和推进方式给予了确认。
民进党中央近日提交的《关于推动中医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指出,当前中医医疗能力和水平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成为制约中医医疗事业发展的短板。例如,中医专科建设不强、中医院内制剂与中医新技术发展存在制约瓶颈、人才与经费支持不足。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专科建设是提升医疗水平的根本,重点专科越多,医院特色越明显。虽然中医医院从专科数量看已有一定规模,特色病种集中在中医内科消化、呼吸、肾病、肿瘤,中医骨伤、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但由于缺少专科带头人,同时缺少设备、规模等资源保障,从质量看中医院专科建设不强,尤其是县市级医院高质量的专科更少。
该人士表示,中医院内制剂是根据临床确有疗效的成方,尤其是名中医的经验方制成的院内中成药,不仅疗效好,而且易于携带、保存,服用方便,能满足患者的日常医疗所需,方便了患者,也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
但目前存在中医院内制剂申报审批的通道不畅问题。以浙江省为例,近5年来超过87%的医院未获批院内制剂。中医新的诊疗技术如针灸推拿康复项目也是如此,有60%的医院近5年未获批适宜新技术进入医保目录。
对此,《通知》明确,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包括加快推进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提升中药注册申请技术指导水平和注册服务能力,强化部门横向联动,建立科技、医疗、中医药等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中药新药进入快速审评审批通道的有效机制。以中医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转化。
对于经费保障,《通知》明确,保障落实政府投入。各级政府作为公立中医医院的办医主体,落实对公立中医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政府投入政策。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渠道,推进符合条件的公立中医医院建设项目。
多方增加社会投入。同时,加强融资渠道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长期投资力度。鼓励各级政府依法合规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医药领域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担保力度。支持信用服务机构提升中医药行业信用信息归集和加工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中医药特色发展。
对于人才支撑,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表示,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人才体系建设。
吴焕淦指出,目前中医药标准化人才体系建设尚不完备,在近年来的本科生教育中,尚且没有一所中医药大学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制度。
他表示,中医药专业型标准化人才就是指具有中医药领域的专业知识,又掌握了标准化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该类型人才必须熟知标准化基本理论、原则和国家、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的流程以及相关环节的管理制度;理解标准化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及其特点;具有完整标准化知识体系和较强的标准化意识等。
吴焕淦建议,积极推动标准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以ISO/TC 249、WHO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标准化建设委员会三大国际组织平台为依托,设置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中医药和标准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专业领域向中药、中医医疗设备、术语信息和教育服务等方向全面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加强人才建设之外,加强科技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也是重要方面。民进党中央提案建议,持续改善中医药科研条件,强化需求导向,将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优化和整合中医药科研力量配置与共享,强化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建成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推动地方、区域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组建,强化中药领军企业和丰富中医药中小企业业态。
对此,国家已有考量。《通知》指出,将有序推动中医重点领域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围绕中医理论、中药资源、中药创新、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服务于中医药技术装备发展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聚焦中医优势病种和特色疗法等建设10至20个中医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一批服务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医药科研支撑平台。
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省、委(局)共建一批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打造中医临床能力强、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功能布局优化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推动省域、市域优质中医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设优势病种特色鲜明的中医医院和科室。
同时,实施中医药产学研医政联合攻关工程,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中医药研究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制定一批中医特色诊疗方案,转化形成一批中医药先进装备、中药新药。支持中医医院与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加强协作、共享资源,促进优秀研究成果投入市场应用。(作者:梁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