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正文

新总经理走马上任 汇安基金能否解决难题创造优势?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个人系公募队伍也日渐壮大,而作为国内首家全自然人持股的个人系公募,汇安基金的一举一动自然备受市场关注。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11月首任总经理秦军离任后,一直由董事长代行职务的汇安基金,在时隔近10个月后,迎来了新一任总经理刘强。纵观汇安基金近年来的发展,规模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存在迷你产品数量较多、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普遍跑输同类平均等问题。未来如何带领公司保持规模高速发展,又如何助推权益类产品业绩提升,成为摆在刘强面前的新考题。

新总经理走马上任

时隔10个月后,汇安基金迎来了第二任总经理。9月5日,汇安基金发布公告称,任命刘强为总经理。公开数据显示,作为公司的首批股东和高管,刘强具有五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经济学学士。

工作履历方面,刘强历任阿尔卡特深圳公司财务总监、霍尼韦尔深圳公司财务总监、阿特维斯(中国)财务及信息技术总监、北京刚正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2016年4月加入汇安基金,履新总经理前,刘强曾任汇安基金副总经理。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刘强持有汇安基金4.5%的股份,与郭兆强并列公司第五大股东。

事实上,刘强加入汇安基金的时间,也是汇安基金正式获批之时。那么,作为公司的元老级人物,新上任的刘强未来将如何带领公司发展?汇安基金相关负责人9月7日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公司发展势头良好,业务正常。拟从几个方面推动进一步向好:严守合规风控底线,严防业务风险;加强投资研究能力,做好投资业绩;搞好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创业精神。

规模大增背后问题多

与传统的基金公司背靠券商、银行等上市公司不同,个人系公募最大的凭靠就是股东自身。而由多位资深人士共同打造的汇安基金,在2016年成立之初就披荆斩棘,频发新品,规模也实现迅速提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汇安基金也面临着迷你产品众多、部分基金濒临清盘的窘境。

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汇安基金旗下数据可统计的基金产品合计36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其中,有8只非发起式基金的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线,占比22.22%。而从同期全市场的角度计算,这一比例则仅为7%。另外,汇安嘉盛纯债基金还一度因连续多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不足5000万元,以及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在年内先后4次发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据某中型公募内部人士介绍,迷你基金多源于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在基金发行阶段,由于发行不力而采用的“保成立策略”导致的。另外,部分长期业绩表现平平,且缺乏持续营销的基金产品,或也可能出现持续缩水、规模迷你的情况。

就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情况,汇安基金回应表示,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布局丰富的产品线,拥有多个业内经验丰富的固收、权益、量化等投资团队,不会过度追求产品的规模增长,而是本着投资者利益为先的原则,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好基金产品。同时,公司目前以布局风格和策略为主,规模小但都是种子产品。

沪上一位市场分析人士直言,根据此前监管要求,迷你基金数量众多或会影响公司后续产品的审批和发行。从消除影响的角度看,基金公司可以尝试针对“无力回天”的产品进行清盘,而有营销可能的产品则可以发力扩大规模。

超六成权益产品“掉队”

值得一提的是,除迷你基金占比较高外,在年内业绩方面,汇安基金旗下数量众多的权益类产品,尤其是主动权益类产品,也并未展现出较好的业绩表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今年以来,汇安基金旗下成立于2020年之前的33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以投资类型二级分类计算,年内净值增长率跑赢同类平均表现的仅有11只,跑输的则多达22只,占比66.67%。

对于净值出现明显波动的情况,汇安基金回应表示,根据汇安资产轮动灵活配置混合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年初观察到国内工业生产比较强,固定资产投资企稳,认为经济有见底的可能,于是该基金主要配置了大金融、地产、建材及包括传媒游戏、新能源汽车、科技、医疗器械等行业的成长股。但上半年经济的回升被疫情打断,资本市场也经历了大幅波动。公司认为疫情只是暂时性地影响了经济和市场的走势,并不改变经济自身的周期运行,以及市场的牛熊更迭。

不同于权益类产品,汇安基金旗下的固收类产品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在业绩上仍然可圈可点。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16只债券型基金(不包括债券指数基金)中,有11只产品的年内收益超越同类平均,最为突出的汇安嘉诚债券A净值增长率达到4.63%,跑赢同类平均约2.92个百分点。

“在大资管时代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本身就在权益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从长远来看,均衡发展权益和固收领域,应该是各家机构都要达到的状态”,北京某公募从业人士如是说道。不过,该从业人士也指出,对于成立时间尚短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偏科”或也是受股东情况、人才资源、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有相关背景支持的情况下,基金公司通常会选择更易发展的方向来保证生存。在有余力的同时,再延伸至其他领域。

前述市场分析人士则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权益类产品的发展也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先把业绩做出来并且保持住,积攒口碑后才能有明显的变化。另外,如果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那么“偏科”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标签,如果基金公司能在偏向的那一部分领域具备优势,或能提供特色的服务,则发展前期“偏科”也不是件坏事。

(记者 孟凡霞 刘宇阳)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