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率先迈入5G时代,成为全球首个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在5G网络建设提速的背景下,中国许多城市正在加速布局,全面拥抱5G。
作为新基建的“领头羊”,中国5G建设及应用的普及和渗透,让民众的智慧生活更美好,也让产业的智慧升级更完善。
深圳实现5G全覆盖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深圳成为全球第一个跨入5G时代的城市。8月17日,深圳宣布提前超额完成建设4.5万个5G基站的目标,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
目前5G网络有两种组网方式: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其中非独立组网是在现有的4G网络上进行改造,增加5G设备,共用核心网;独立组网则是新建网络,包括基站和核心网等。随着5G网络的建设加快,绝大多数运营商都将逐渐转向独立组网。
作为“5G第一城”,深圳不仅在基站建设上领跑。据介绍,目前深圳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全球领先、产业规模领先,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国第一,并涌现出华为、腾讯、中兴、大疆等一大批优势企业。
在应用方面,深圳投资超过16亿元,选取医疗、教育、交通、警务、能源等10个领域开展政务应用示范,选取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园区等10个行业领域开展典型应用,全面构建5G应用生态体系。下一步,深圳还将致力于突破5G重大关键技术、推动5G产业发展,不断创新落地5G融合应用的先行示范,全面构建5G应用生态体系,打造5G全球标杆城市。
建站进度超过预期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5G发展进入了全面加速阶段,基站建设进度超过预期。工信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5G基站累计超40万个,近期平均每周新开通的5G基站超过1.5万个;截至7月底,5G终端连接数已达8800万。
基站建设提速,三大电信运营商也相继上调年度5G建站目标。其中,中国移动将本年度5G新建基站目标由25万站调升至30万站,计划年底前实现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商用服务,并推动SA核心网年内实现商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从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建设进展看,预计今年9月份就能全面完成全年新建50万个5G基站的计划,届时全国也将实现5G独立组网的商业应用。
“网络建设要适度超前,让路等车,而不是车等路。”辛国斌表示,下一步要建好数字化发展的“高速路”,积极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加快独立组网建设,加大共建共享力度,努力构建高质量、经济高效的5G网络;指导支持电信企业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乃至一些农村逐步延伸。
各地建设积极性高涨
在深圳领跑、率先“冲线”的同时,全国各地城市也在加速向5G时代冲刺。
截至7月底,北京5G基站已超过2.4万个,计划年底累计超过3万个,提前一年完成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功能区5G网络全覆盖任务。北京铁塔公司披露,目前正围绕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超高清视频等五大应用场景,并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22年北京冬奥会、长安街沿线升级改造等重大工程进行统筹布局,为北京5G产业发展及应用提供网络支撑。
上海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建成5G室外基站超2.5万个、室内小站超3.1万个,预计到年底实现5G室外基站超3万个、室内小站超5万个。在人才培育上,上海围绕5G核心企业人才需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主流5G核心产业链企业共有研发人才2.3万人,占全国总数超过52%。
浙江省截至今年6月已建设5.1万个5G基站。到2022年,浙江计划建成5G基站12万个以上,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实现乡镇以上5G信号全覆盖。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要营造地方支持5G发展的“软环境”,充分发挥5G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不断完善5G网络建设、安全保障、应用推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推动各项支持举措落地落实。
应用落地改变生活
随着5G网络升级与扩容,越来越多的应用铺展开来,助力智慧生活。
王志勤指出,目前我国的大部分5G融合应用还处于探索期,但有一些应用场景已逐渐进入落地阶段。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5G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信通院监测,截至今年5月,中国在实际场景中落地的5G应用已有484项。从细分行业来看,智慧医疗、新闻媒体、智慧城市、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已经实现了5G的率先落地。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让5G的应用实实在在地展现在面前:“健康码”为人员沟通和经贸往来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智能服务;复工复产过程中,5G让在线办公和在线教育的大规模普及成为可能……从携手战疫到生活重启,点点滴滴都有5G技术的身影,为人们的出行、消费、服务等带来新变化。
为进一步推动5G应用发展,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宽带网络和5G领域”2020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面向智慧医疗、虚拟企业专网、智能电网、车路协同车联网等七大领域的5G创新应用,促进越来越多的5G行业应用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5G引领的数字经济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产业经济贡献》预计,2020年至2025年,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聚焦产业发展前沿
在5G带动和需求引领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加快,很多制造企业正在向高技术服务领域拓展。
5G建设本身包括芯片、器件、材料、精密加工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云平台、数据库等软件。其中,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为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芯片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国务院近日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让国产芯片行业的发展如虎添翼。不少业内人士表示,5G应用的到来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有望使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在操作系统等软件方面,中国企业也迈出了坚实步伐。近日,中国电子发布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该系统充分适应5G时代需求,打通手机、平板电脑、PC等,实现多端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该操作系统安全等级已达到中国国内最高等级,相信国产自主创新软件会逐步替代国外垄断。
对于5G建设及应用的下一步举措,辛国斌表示,将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带建设,紧盯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推动芯片、仪表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研发,开展毫米波技术研发试验,以5G加速发展为国民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创造更好条件。
(记者 刘峣)
标签:
邢台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 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
邢台市政府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巩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2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实施一批有效投资项目、促进市场消费恢复发
石家庄高邑县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有力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缸来运转’‘瓮里茶香’……自从注册了这些商标,咱的知名度高了、竞争力也强了,现在产品已经开始远销全国各地...
河北省第62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诞生
近日,石家庄志愿者陈博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连续两天成功捐献409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在捐献结束后,这些生命的种子立即被送往北京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253亿元 同比增长7.1%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2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 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2%,规上工业高新技术
河北省衡水市举行2022年第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10月8日,在衡水市举行的2022年第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共有98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20 14亿元,年预计投资25 88亿元。据悉,在此次
今年以来邢台市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808件 同比增长2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今年以来,邢台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天天时快讯】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
11月27-29日,以“千年临水情两岸...
环球热门:蒙古国第十一届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大赛成功举办
11月27日下午,以“诵中华传统经...
环球微资讯!2022年俄罗斯孔院联席会议在新西伯利亚举行
2022年俄罗斯孔子学院(课堂)联席...
【天天快播报】西安—新西伯利亚国际全货运航线复航
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联合圆通航...
微速讯:2021年仅9%的肯尼亚人拥有长期稳定的全职工作
根据肯尼亚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
调旧和育新双向发力 上半年邯郸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7%
既享受清凉,又避免冷风直吹带来的...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 十年来河北汽车类商品快速增长
省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党的十八大到...
电影暑期档落下帷幕 江苏成为2022年暑期档票房亚军
92天91 3亿!2022年暑期档重回日均...
机遇之城2022报告出炉 南京综合排名连续三年全国第六
近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