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为重载铁路填补技术空白的火车司机,是为高速铁路“体检把关”的研发人员,是让高原铁路再续辉煌的质检女工……在中国铁路不断创造世界纪录的征程上,他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唱响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精准操纵重载列车,填补技术空白
大秦铁路,煤炭运输大动脉,为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上万家工矿企业和十几个省市提供生产生活用煤。太原局集团公司湖东机务段重载司机景生启,就是在这条铁路上不断创造纪录的人。
大秦铁路的运输主力是两万吨重载列车。这种列车由2台机车牵引,210节车厢长达2.6公里。经过大坡道时,列车首尾高低落差相当于10层楼的高度。怎么开这种车,国内外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开行初期,行至下坡,司机经常先停车再启动,一停一启至少要耽误6分钟,堵得后续列车也跟着停车。
景生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遍遍试车,重新绘制受力分析图,计算缓解时间点,寻找调速手柄的最佳级位,终于总结出《2万吨精准操纵法》,还手把手带出89名司机,不仅让大秦铁路大坡道停车重启彻底成为历史,还填补了世界重载列车操纵技术标准的空白。
2014年4月2日,中国首列编组320辆、总长近4公里、牵引总重31500吨的重载试验列车成功试车,又创造了世界重载铁路领域的新纪录。喝彩声响起,试车司机景生启只说了一句,“重载铁路给了我广阔的舞台,如果国家有需要,开行4万吨、5万吨重载列车,我还会请战去试第一把!”
解决“0.04毫米”难题,形成工艺标准体系
在中国高铁摇篮之一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钳工首席技师郭锐可谓高铁转向架的大百科。从“和谐号”到“复兴号”,13种型号25种转向架装配的每道工序,都烙在郭锐脑中。
为了打造纯中国血统的“复兴号”,核心部件转向架采用了全新的分体式轴箱设计,轴箱内孔公差必须控制在0.04毫米以内。可试制初期,装配就是不达标。凭借18年的工作经验,郭锐带领团队设计了90种装配方案,经过上千次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出了最佳装配方案。验证成功后,郭锐手套还没来得及摘,手就被设计人员紧紧握住,“咱们自己研制的轴箱终于干成了!郭大师,你又立功了!”
“复兴号”有50多万个零部件,类似于“0.04毫米”的难题数不胜数。为了将装配工艺固化为作业规范,郭锐带领团队共编制了220份作业要领书,被同事们誉为“复兴号”转向架组装的必备“宝典”,更形成了中国高铁工艺标准体系。
为了让更多的动车组上线运行,郭锐带领团队改进工艺和装备,使企业转向架产能提高近3倍,研发成果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前些天,一名外国专家时隔多年来访,看到新设计的工艺装备和装配方法后非常惊讶,忍不住掏出手机询问是否可以拍照学习。这让郭锐不禁感慨,“只有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腰杆才会挺得更直!”
中国铁路提速有多快,列车检测技术的攻关就要有多快!上海局集团公司科研所机辆技术研究室主任朱挺,就是一名与铁路创新竞速的人。
中国铁路大提速,铁路电气化改造密集展开,他带领队伍填补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的国内空白,光实验数据就记录了8万多条;他们形成的《驼峰技术改造方案》和《特种车辆安全溜放作业办法》,让特种车辆驻站时间平均缩短50%,编组效率提高了67.7%,仅上海局集团公司每年就可节支创效上亿元,为全路编组站特种车辆驼峰溜放作业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中国高铁实现零的突破,朱挺又着手研制高铁“万能”巡检车。当时,国内既有的高速动检车,仅能对线路进行数据量的检测,最高检测速度仅80公里。朱挺带领团队忘我工作,有一阵子,团队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6人中有5人先后累病。大家白天一起干活,晚上一块儿打点滴。2018年12月,国内首列时速160公里电传动多专业综合巡检车上线。这列“流动医院”,实现了沿线工务、电务、供电设备结构状态的可视化巡检,甚至连接触网上直径10毫米螺栓的螺纹都能拍清楚。
朱挺出名了,高薪橄榄枝不断抛来,可他全部婉拒,“我还将带领团队不断探索,用更多的科技成果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坚守最苦最累岗位,安全提钩120多万次
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会处——郑州北站,每天2.2万辆车辆在这里分解、编组,再开往全国各地。驼峰连结员陈林要做的工作是,紧跟时速10公里的调车车列,在三四秒内,摘开连接车辆的车钩,使车组分离并溜向预定的股道。
驼峰连结员是铁路上最苦最累的岗位之一。每次上班,陈林都需要工作12个小时,解体车辆2000多辆,摘车钩1000多次,奔跑行走20多公里,将近半个马拉松。而且无论天气多恶劣,都不能少跑一步、少看一眼。2017年8月的一天,编组场股道间的气温高达四五十摄氏度,陈林解体货车第九钩时,发现车辆溜放速度较慢,便马上查看关键部位,并叫停后续溜放作业。停车指令刚落,“问题车”就停在了严禁停车的部位,如果再晚两秒钟,极有可能造成追尾脱线的安全事故。
入职以来,陈林已安全提钩120多万次,解体车辆近300万辆,始终做到无违章、无违纪、无差错,防止大小事故11起。2018年,一部《无敌解钩手》的微电影让他成了网红,陈林却谦逊地说,“大家对普通连结员的关注,其实是对中国铁路的点赞。我愿意在奔跑中继续贡献力量!”
433公里的拉林铁路,川藏铁路藏区起始段,有一支3万人的建设大军,其中女工不足300人,中国铁建十一局桥梁公司拉林段质检女工班班长崔欣,就是其中一员。
崔欣所在的质检女工班共4人,承担了拉林铁路全线近45万根轨枕的质量检测任务。每根轨枕有70多个检测点,最精细的检测点误差要求控制在1.5毫米以内,不能有任何的瑕疵。两年来,女工班提供的有效检测数据就达数千页。
为了不让一根不合格的轨枕上“天路”,崔欣勤学苦练、潜心钻研,每一个检测点都要眼看、手摸、卡尺量。长久的磨砺,不仅让她练就了“火眼金睛”,成了轨枕质量的“守护女神”,还给她的脸印上了“高原红”,把她的手磨成了“铁砂掌”。可崔欣和小姐妹们不在乎,她们只有一个愿望,“把川藏铁路建成精品工程,经得起历史检验!”
标签:
邢台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 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
邢台市政府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巩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2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实施一批有效投资项目、促进市场消费恢复发
石家庄高邑县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有力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缸来运转’‘瓮里茶香’……自从注册了这些商标,咱的知名度高了、竞争力也强了,现在产品已经开始远销全国各地...
河北省第62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诞生
近日,石家庄志愿者陈博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连续两天成功捐献409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在捐献结束后,这些生命的种子立即被送往北京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253亿元 同比增长7.1%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2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 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2%,规上工业高新技术
河北省衡水市举行2022年第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10月8日,在衡水市举行的2022年第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共有98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20 14亿元,年预计投资25 88亿元。据悉,在此次
今年以来邢台市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808件 同比增长2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今年以来,邢台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
关于印发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全球连线|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过半
11月23日,位于河北承德的国网新源...
世界微头条丨全球连线|在义博会看“世界超市”新变化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从五金...
世界快看点丨美媒:越来越多中国老年人争当“网红”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
环球快看点丨港媒:报告显示香港城市公交系统世界领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发表的...
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在长沙下线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全球连线 | 在丹麦,这个“黑五”有点冷
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夹击下,...
每日看点!全球连线 | 中非农业合作助力布隆迪改善民生
从“饭都吃不饱”到一大家人丰衣足...
天天实时:巴拿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巴拿马运河2022年至2023年“...
新消息丨韩国釜山举行亚洲创业博览会
“FLYASIA2022”亚洲创业博览会1...
【天天时快讯】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在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举行
11月27-29日,以“千年临水情两岸...
环球热门:蒙古国第十一届中学生中华典籍朗诵大赛成功举办
11月27日下午,以“诵中华传统经...
环球微资讯!2022年俄罗斯孔院联席会议在新西伯利亚举行
2022年俄罗斯孔子学院(课堂)联席...
【天天快播报】西安—新西伯利亚国际全货运航线复航
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联合圆通航...
微速讯:2021年仅9%的肯尼亚人拥有长期稳定的全职工作
根据肯尼亚中央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
调旧和育新双向发力 上半年邯郸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7%
既享受清凉,又避免冷风直吹带来的...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 十年来河北汽车类商品快速增长
省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党的十八大到...
电影暑期档落下帷幕 江苏成为2022年暑期档票房亚军
92天91 3亿!2022年暑期档重回日均...
机遇之城2022报告出炉 南京综合排名连续三年全国第六
近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