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正文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走近医者听他们护佑生命的故事

他们,在生死攸关时争分夺秒;他们,在无影灯下化险为夷;他们,在病毒面前“医”无反顾;他们,在看不见的跑道上,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掰手腕”。他们是医者,用凡人之躯托举生命。

南京市有4万余名医师。今天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记者走近他们中的流调医生、120医生、急诊医生,听他们护佑生命的故事。

流调医生张钟:与病毒赛跑,凌晨出发是常事

凌晨四点,床头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刚休息不久的张钟接到报告,一名外省市来宁人员核酸检测阳性。张钟迅速穿上衣服,背起在家里提前准备好的应急背包,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作为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钟也是新冠疫情市级现场流调组组长、国家流调专家队成员。每次疫情中遇到突发状况,他都会在驻点通宵达旦工作,一干就是半个多月。

张钟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一直战斗在重大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第一线。三年来,他统筹指导7支市级流调分队并做好流调质量控制,带出了一支能战善战的现场应急处置队伍,为全市新冠流调处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人员多、流动大,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今年以来,他直接驻点参与了南京市几家大医院现场疫情处置。既化解了风险,也避免了医院大范围停诊给群众造成的不便。

2022年春节前夕,他完成了在天津的全国首次奥密克戎大规模疫情支援任务回到南京接受隔离,除夕方才回到家里。

120急救医生莫钧锐:

烈日下与死神“掰手腕”

虽然立秋已过,但高温仍在持续。早上8点不到,记者来到南京市急救中心城北分站,看到急救医生莫钧锐已换好衣服。120通讯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电话,幕府东路一位老人头部受伤。莫钧锐飞速跑向救护车,护士和急救员同时到位赶赴现场。一下救护车,莫钧锐便一路小跑赶到伤者身边。急救团队有条不紊地对伤者进行检查、包扎、搬运、监护,同时替患者撑伞,将伤者快速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8:40,急救人员返回分站,又接到新的任务,莫钧锐迅速浏览了一遍信息,招呼急救团队其他成员火速前往,不到两分钟救护车再次驶出站点。在车上,莫钧锐拨通病人家属电话,询问病人具体情况。8分钟后,救护车赶到现场。老人浑身发烫,已经昏迷。急救人员立即给予散热、吸氧、输液等急救措施,然后大家合力将老人抬下楼,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短短一个多小时,莫钧锐衣服都已被汗水浸透。

下午3时,莫钧锐接到指令,某施工现场有一工人脚被砸伤。到达现场后,工人被重物砸伤的脚正不停地流血。莫钧锐和急救团队第一时间将伤者转至救护车内进行心电监护、清理伤口、止血包扎。当他们把伤者安全转运到医院刚回到分站,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现场:有一孕妇快分娩,需要紧急送往医院。

“我们分站平均每天要出车急救20次。”莫钧锐说,为了防止中暑,单位为他们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和绿豆汤。

夜间急诊医生向秋莲:

6小时接诊70余名患儿

南京市儿童医院有着全南京地区最为繁忙的急诊室,高温天气,这里每晚来急诊的儿童在800-1000人次左右。晚上8点至凌晨2点是急诊科最为忙碌的时段。

为了救治越来越多的患儿,医院在最繁忙的前半夜安排了6位医护来值班。急诊医生向秋莲就是其中一员。高峰期,向秋莲一刻不停歇地忙碌,6小时接诊了70余名患儿。

夜间急诊更多的情况是“急”,什么样的病人都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都会发生。

一患儿出现了发热、腹痛,还伴有呕吐的症状,向秋莲问诊后初步诊断是急性坏死性脑病,随后患儿被收治进重症监护室。向秋莲告诉记者,该病与胃肠感冒的初期症状相似,一旦被忽视的话,发展的速度极快,会累及各脏器,死亡率极高。医生的抢救就是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除了急诊室,病房的夜班也常常看见向秋莲的身影。值班从下午5点持续到第二天早上8点,15个小时,她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病例,需要时刻关注着每一名患儿的状态。

标签: 流调医生与病毒赛跑 中国医师节 与时间赛跑 用凡人之躯托举生命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