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万一食管被异物卡住,且情况紧急,应该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立刻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抢救。
较大的异物可引起窒息死亡
“如果游戏币已经进到胃里,通常可以自行排出,但是如果是卡在喉部或食道就比较危险了。”清远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肖强说道。
据了解,食管异物及气管异物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又各不一样,比如说,儿童多因饮食不慎误咽异物,如鱼刺、鸡骨,或小儿磨牙发育不全,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囫囵吞咽;或口中含物玩耍,如硬币、瓶盖,异物暂时停留或嵌顿于食管引起;老年人因牙齿脱落或使用假牙,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食道口较松弛,易误吞异物。成年人多因进食时嬉闹、匆忙、注意力不集中引起。
而异物进入气管及支气管后多发生剧烈的呛咳、憋气和恶心,较大的异物可引起窒息死亡,较小的异物进入支气管可引起肺不张、肺气肿,时间较长的异物可引起肺部感染。若异物正好卡在声门处,或声门下方,在食道里把整个气管堵满了,人就等于没法呼吸了,此时就会发生窒息,窒息5分钟,就有可能出现脑死亡。如不及时就诊可引起食道炎、食道穿孔、纵隔感染、大血管破溃等危及生命,食管异物一经确诊即需用食管镜取出异物,若异物嵌入食管壁内或穿出食管外,应进行外科手术取出。
在小儿外科和耳鼻喉科,孩子误吞物件卡喉的病例并不罕见,吞到食道或气道里的异物也千奇百怪,从常见的花生、瓜子等坚果,到积木、硬币、玻璃珠、纽扣、笔帽、棒棒糖棍子,还有更危险的纽扣电池、巴克球等。
异物卡住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肖强提醒,如发现孩子误吞了物品,首先要了解误吞的物品是否具有危害性,像小颗的硬币、玻璃珠这种不尖锐也没有腐蚀性的物品,如果误吞后幼童没有不适感,可以在家观察两天,看能否自主排出,若异物卡在喉咙或者长时间未排出,要及时就医。
如果误吞牙签、纽扣电池、巴克球等尖锐的、具有腐蚀性、强磁性的物品,一定要及时送医,千万不要轻信民间偏方,更不要用什么喝醋、吃韭菜、吞馒头等土方法试图让异物自行排出,这样的话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异物被吸入喉室内,会因为刺激黏膜而产生剧烈呛咳、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喉鸣、吸气时呼吸困难、声嘶等表现,家长要注意宝宝的不适症状以便急救。如果异物堵塞声门,就可能引起喉痉挛,可出现口唇、指甲青紫,面色苍白等缺氧症状,严重者会在数分钟内因窒息缺氧而死亡。
万一食管被异物卡住,且情况紧急,应该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立刻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抢救。
一旦发生小儿气管异物,家长应把孩子抱起来,放在自己胸前,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让其脸朝下,趴在家长膝盖上。此时,家长可在孩子背上拍1至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如果异物还没出来,可以把孩子翻过来,面对家长,将手指并拢在孩子胸部下半段按压1至5次。对于稍大的孩子,家长可从背后抱住,双手互握,放在其腹部正中,然后突然向上用力压迫腹部,使一股气流猛然从气道冲出,有助排出异物。
“对于食管异物,预防远远大于治疗,收好家中小物件,提防熊孩子。”肖强说道。家长们应加强对婴幼儿童的看护,教育纠正孩子将硬币或玩具等含在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同时将这些小物件放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定期检查玩具有无破损,及时处理已经损坏的用品,避免小零件掉落,造成孩子误食。进食时不宜匆忙或嬉笑玩闹,不要饭菜混吃,以防误吞。
医生建议,避免给3—5岁以下小儿吃花生、瓜子、豆类食物和能够进入口中、鼻孔的小玩具,也最好不要喂果冻;教育儿童不要口中含物玩耍,如发现,应好言劝说,使其吐出,不能用手指强行掏取,以免引起哭闹吸入气道;进食不宜过快,尤其吃带骨刺类食物时,不宜饭菜同口而咽,要细咀嚼将骨刺吐出,以防误咽,进食时不要嬉笑、哭闹、打骂,以免深吸气时将异物误吸入气道,婴幼儿最好在家长的照看下进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