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正文

南京让文化遗产走进城市生活 融入城市发展

南京是一座历史层叠的城市,在发展中如何保护历史,又如何处理城市更新与人的关系?12月5日,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继续在南京门东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小东园内进行,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设计专家用近些年的案例来展现,南京是如何让地层下的历史“说话”,又是如何为地层上的人们创造宜居生活。而南京也在一步步探索中,走进了历史地段保护的“3.0时代”。

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看来,历史城市的地下就如一块压缩饼干,堆叠了一层层历史,“让地层说话,就是让历史说话,历史城市也就由此多彩了。”

在南京的秦淮河内外,地层下就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明代大报恩寺、晚清胡家花园、近代金陵制造局……但时代更迭下历史遗迹已经无处可觅。2006年,陈薇来到愚园,这个历史上一度被誉为晚清金陵最著名的私家花园的胡家花园,却已经损毁严重、一片破败。身为愚园复建工程的总设计师,陈薇介绍,愚园的地形相当部分都是自然山水,通过复建工程,愚园的南区为自然山水、北区建筑为主的格局也被传承下来。2016年愚园正式对外开放后,成为南京老门西片区乃至老城南板块代表性景点。

同样,大报恩寺作为历史上的著名标志性建筑,在明代有着“天下第一塔”之称,清代被毁以后只剩下遗址,如今在中华门外,重建后的大报恩寺已经成为标志性建筑,保护性展示千年地宫、画廊等大报恩寺遗址,留给每个人对历史无限的想象。“遗址留下的信息是片段的,我们要架起一座桥梁,为市民展现最有价值的内容。”陈薇说。

陈薇认为,遗址保护会是未来社会关注的重点,虽然它们往往是看不见的,但却蕴含了重要的信息。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说:“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看不见的东西让大家去看见,让大家在看见的同时去想象看不见的。”

而在历史文化保护中,人占据了什么地位?韩冬青在小西湖片区微更新项目的前期调研中发现,尽管这里是南京的22个历史风貌区之一,但这里的居民常年在拥挤的空间、基础设施差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地生活。项目实施中,以“院落和幢”为单位,通过腾退、租赁、平移安置等多种搬迁方式,因地制宜,一院一策,成熟一片、改造一片。选择留下的原住民,通过申请平移安置房也过上了厨卫齐全、通了燃气的生活。五年来,小西湖片区800多户居民近半选择留下,老房子都通过“小尺度、渐进式”更新,重新焕发生机,却仍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烟火气。被评为全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吕晓宁表示,多年来,南京一直致力于探索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路径,力求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南京历史地段保护已经从1.0时代走到了3.0时代,就是保护的关注点实现了从建筑到街巷再到人的转变。1.0时代的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关注建筑风貌,2.0时代的门东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关注街巷肌理,3.0时代的大油坊巷(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城市微更新注重有机更新、持续更新。”

南京通过一步步探索,让文化遗产走进城市生活,融入城市发展,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的最好方式方法。

标签: 文化遗产 城市生活 城市发展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