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造业立省,更要以制造业强省。广东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必争必胜的关键地位,2019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以实施“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吹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的号角。
谋划打造“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前所未有的政策“组合拳”迭出,力推广东制造突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在逆风中破浪前行,在压力下向上突围。
在新的高度挺起产业脊梁
以大力度推进产业层次跃升,广东从未松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到“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再到电子信息、汽车等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广东制造业一直在爬坡越坎中转型升级。
当下,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已经悄然生变,从原来的单项比拼,正向集群竞争、体系竞争、生态竞争转变。着眼于这一深刻变化,在作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部署仅半年后,广东提出打造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目标,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制造的产业脊梁。
广州黄埔大力扶持的氢能产业,正属于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中的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广东聚焦氢燃料电池这一方向,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制造氢燃料电池涉及的八大关键核心零部件,广东均布局有相关企业,其中,广州鸿基创能生产的膜电极、云浮国鸿氢能生产的电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尹涛认为,20个产业集群“齐头并进”,将加速广东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助力广东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实打实的数据已经在“说话”:今年上半年,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有14个增速超过全省GDP增速,特别是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同比增长16.9%,增幅高于全省GDP3.9个百分点,占比达34.2%。在全省经济基本盘中,战略性产业集群日益发挥出“定盘星”作用。
让数字化渗透制造业“神经末梢”
在日益扁平化的“地球村”,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的关键力量。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看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广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历史性机遇。
抓住数字化浪潮,广东力图赋予传统制造业“新生”,抢占全球产业新的制高点。
在广东日前印发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推动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
政策效应下,数字化加速渗透进广东制造每一个“神经末梢”:在东莞松山湖的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车间屏幕上显示了从全球销售订单到物料库存的所有数据。借助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拓斯达建立起先进的制造执行系统。
在广东,像华为这样的国家级双跨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富士康、树根互联和腾讯。双跨平台的赋能,破解了中小企业因技术实力有限而形成的“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数字化困境。
“上云上平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恰逢其时!”广州金圣斯箱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辉古表示,公司通过工业软件将买家需求上传到公共平台,对接给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实现在线接单、比价、评估、交付等功能。
截至目前,广东累计培育200多个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其中80多个项目入选各类国家级标杆示范;推动1.7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55万家企业“上云用云”提质增效;数字经济规模、5G基站及用户数量等稳居全国榜首。
5年力推300家“小巨人”企业上市
日前,广州企业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工信部公布的第3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掌握关键技术并持续不断创新,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创始人张为杰表示,未来将瞄准国产替代、自主可控,为建设强大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贡献力量。
像云宏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正是凭借独门绝技,以“一招鲜”成为细分领域的冠军。
看到“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性,广东近年来通过财税金融政策不断“加持”。自2019年以来,广东安排专项经费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人行广州分行发布的今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中,首次披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信贷数据,获贷率高达74.3%,贷款余额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8.2个百分点,显示出资本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认可。
在未来广东的产业版图中,专精特新企业将占有更大的份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姚德洪透露,广东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产业,从市场开拓、人才引进、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产业基金引导等方面对转型升级予以政策保障,助推中小企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在补链强链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未来5年,广东将力争推动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沪深交易所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
标签: